[發明專利]一種軸系對中方法以及測量工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79967.1 | 申請日: | 202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290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高亞坤;潘國雄;夏苑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252 | 分類號: | G01B5/2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達德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詹守琴 |
| 地址: | 43006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方法 以及 測量 工裝 | ||
1.一種軸系對中方法,所述軸系包括主軸段和待測軸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通過測量裝置確定軸系對中參數;所述軸系對中參數為偏移值和/或曲折值;
所述測量裝置至少包括測量裝置A和測量裝置B,且所述測量裝置的測量桿均沿所述軸系的徑向設置,所述測量裝置沿軸向間隔設置并且位于所述軸系的同一條母線上;
所述偏移值的確定方法具體為:將所述測量裝置A設置在所述主軸段上,所述測量裝置B設置在所述待測軸段上,并且使所述測量裝置的測量桿端部分別與所在軸段的外圓面相接觸,獲取所述測量裝置A和所述測量裝置B的測量數據,計算兩個所述測量數據的差值Δ1,將差值Δ1記為兩軸段之間軸線的偏移值;
所述曲折值的確定方法具體為:將所述測量裝置A和所述測量裝置B間隔設置在所述待測軸段上,并且使所述測量裝置的測量桿端部分別與所在軸段的外圓面相接觸,獲取所述測量裝置A和所述測量裝置B的測量數據,計算兩個所述測量數據的差值Δ2;獲取所述測量裝置A和所述測量裝置B沿軸段方向的距離d;將arctan(Δ2/d)的值記為兩軸段之間的曲折值;
2)軸系對中判斷,根據計算得到的偏移值和/或曲折值,判斷當前軸系是否對中,若判斷結果為軸系未對中、不滿足設計要求,則相應調整所述主軸段和所述待測軸段的相對位置,以使所述軸系對中、滿足設計要求。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系對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軸系對中方法還包括步驟3)對中校核,所述軸系對中判斷結果為軸系未對中時,在調整所述軸系的相對位置之后,對所述軸系進行所述對中校核,所述對中校核具體包括:重復步驟1)和步驟2),直至確定的所述測量軸系對中參數滿足設計要求。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軸系對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測量裝置確定軸系對中參數,具體包括:在所述軸系上設置至少一套所述測量裝置;每套所述測量裝置均至少包括所述測量裝置A、所述測量裝置B,不同套所述測量裝置沿周向間隔分布。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軸系對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測量裝置確定軸系對中參數,具體包括:在所述軸系上設置兩套所述測量裝置,兩套所述測量裝置位于所述軸系的同一直徑方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軸系對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套所述測量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主軸段上的測量裝置A以及間隔設置在所述待測軸段上的測量裝置B和測量裝置C;且所述測量裝置的測量桿均沿所述軸系的徑向設置,所述測量裝置沿軸向間隔設置并且位于所述軸系的同一條母線上,并且使所述測量裝置的測量桿端部分別與所在軸段的外圓面相接觸;
所述偏移值的確定方法具體為:獲取所述主軸段上的所述測量裝置A的測量數據和待測軸段上的所述測量裝置B或所述測量裝置C的測量數據,計算兩個所述測量數據的差值Δ1,將差值Δ1記為兩軸段之間的軸線偏移;
所述曲折值的確定方法具體為:獲取所述待測軸段上的所述測量裝置B的測量數據和所述測量裝置C的測量數據,計算兩個所述測量數據的差值Δ2;獲取所述測量裝置B和所述測量裝置C沿軸段方向的距離d;將arctan(Δ2/d)的值記為兩軸段之間的曲折值。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軸系對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測量裝置確定軸系對中參數,具體包括,獲取每一套所述測量裝置中所述測量裝置A、所述測量裝置B和所述測量裝置C的測量數據,分別計算兩套測量裝置對應的偏移值和曲折值,取兩套測量裝置計算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的軸系對中參數。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軸系對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裝置A、所述測量裝置B和所述測量裝置C均為深度千分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7996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