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表帶與表盤的連接結構及可穿戴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79966.7 | 申請日: | 202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41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首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歌爾光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4C5/14 | 分類號: | A44C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 11323 | 代理人: | 權鮮枝;吳昊 |
| 地址: | 261031 山東省濰坊市高新區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表帶 表盤 連接 結構 穿戴 設備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表帶與表盤的連接結構及可穿戴設備,表盤和表帶可拆卸連接,表帶包括表帶頭粒和表帶尾部,表盤的至少一個端部內部設置有與表帶頭粒相卡合的限位槽;限位槽的開口端位于表盤的端部平面,并由表盤的端部殼體分割形成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的最大口徑<表帶頭粒的對角線最大尺寸<第二端口的最大口徑;在將表帶裝配到表盤上時,表帶尾部從第二端口穿入,并從第一端口穿出,表帶頭粒卡合在限位槽內,實現表帶與表盤的可拆卸連接。本申請實施例的表帶與表盤的連接結構無需額外設置輔助部件就能夠實現表帶與表盤的快速組裝和快速拆卸,且操作簡單,大大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可穿戴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表帶與表盤的連接結構及可穿戴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表帶與表盤的連接大多是利用生耳軸接來實現,這種連接方式是通過將生耳穿過表帶上的連接孔后,生耳兩端的彈頭在生耳內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分別卡合進表盤兩側對應的表帶連接孔中,以此實現表帶與表盤的連接。
現有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表帶與表盤的快拆方式,這種快拆方式通過將表帶穿入到表盤后,利用輔助部件進行固定,從而實現表帶與表盤的連接。
然而發明人發現,上述這兩種方式對于表帶與表盤的組裝和拆卸均比較繁瑣,導致用戶體驗不佳。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表帶與表盤的組裝和拆卸均比較繁瑣的問題,提出了本申請的一種表帶與表盤的連接結構和一種可穿戴設備,以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依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表帶與表盤的連接結構,所述表盤和所述表帶可拆卸連接,所述表帶包括表帶頭粒和表帶尾部,
所述表盤的至少一個端部內部設置有與所述表帶頭粒相卡合的限位槽;
所述限位槽的開口端位于所述表盤的端部平面,并由所述表盤的端部殼體分割形成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的最大口徑<所述表帶頭粒的對角線最大尺寸<所述第二端口的最大口徑;
在將所述表帶裝配到所述表盤上時,所述表帶尾部從所述第二端口穿入,并從所述第一端口穿出,所述表帶頭粒卡合在所述限位槽內,實現所述表帶與所述表盤可拆卸連接。
可選地,所述表盤的端部殼體包括表盤的端部上殼體、表盤的端部中殼體和表盤的端部下殼體,
所述限位槽的開口端與所述表盤的端部上殼體、所述表盤的端部中殼體形成所述第一端口,所述限位槽的開口端與所述表盤的端部中殼體、所述表盤的端部下殼體形成所述第二端口,且所述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二端口上方的正中心。
可選地,所述表盤的端部中殼體至所述限位槽的槽壁的最小距離構成限位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的最大口徑<所述限位口的尺寸<所述表帶頭粒的對角線最大尺寸<所述第二端口的最大口徑;
在將所述表帶裝配到所述表盤上時,所述表帶頭粒卡合在所述限位口處。
可選地,所述表盤的端部中殼體的內壁呈弧形。
可選地,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呈弧形。
可選地,所述表帶頭粒的橫截面為圓形或者正五邊形。
可選地,所述表帶為軟膠材質。
可選地,所述表帶頭粒的硬度大于所述表帶尾部的硬度。
可選地,所述表帶的數量為兩條;
所述表盤的兩個相對的端部內部分別設置有與所述表帶頭粒相卡合的限位槽。
依據本申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可穿戴設備,包括表帶和表盤,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帶和所述表盤采用前述任一項所述的連接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歌爾光學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歌爾光學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7996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半導體光纖激光器組件和光纖激光器
- 下一篇:一種繃縫機減振降噪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