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凝土的清除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76773.6 | 申請日: | 202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830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于亞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8 | 分類號: | E04G23/08;E04C3/34;E02D1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凝土 清除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的清除方法。該混凝土的清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進行預處理,使得所述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和混凝土之間隔開;在所述立柱的預設位置處開洞,并沿著所述立柱的徑向進行打孔,其中,所述預設位置位于所述過渡段的下方;在所述孔內塞入化學膨脹劑,使得所述混凝土破碎。上述混凝土的清除方法,施工效率高,且整個施工過程無需風鎬破碎等傳統工藝,大幅度降低噪音的產生,此外,由于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和混凝土之間隔開,從而可以直接將混凝土取出,避免大規模出現揚塵污染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既有建筑地下空間開發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混凝土的清除方法。
背景技術
上下同步逆作施工或當界面層施工荷載過大時,豎向支承體系通常采用大承載力的鋼管混凝土立柱和鉆孔灌注樁相結合的方式。此時,上部主體結構立柱若采用方鋼管柱,需要在截面層以下設置立柱轉換節點作為方鋼管柱與鋼管的過渡段。
由于鋼管立柱過渡段范圍內為填充密實的高強度混凝土,因此過渡段開十字槽焊接施工前必須將管內高強混凝土鑿除。常規的鑿除施工工藝為人工風鎬鑿除,該種工藝存在如下問題:1)鑿除施工效率低:這是由于鋼管內通常混凝土抗壓強度很高,風鎬鑿除效率過低,一般情況下單個工人一天僅能鑿除一根過渡段范圍內的混凝土;2)揚塵威脅施工人員健康:高標號混凝土鑿除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大量揚塵,過量的揚塵是塵肺病的誘因;3)噪音污染:風鎬鑿除施工產生長時間噪音污染,影響周邊居民正常作息,延緩施工進度。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如何提高施工效率和減少噪音污染的問題,提供一種混凝土的清除方法。
一種混凝土的清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進行預處理,使得所述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和混凝土之間隔開;
在所述立柱的預設位置處開洞,并沿著所述立柱的徑向進行打孔,其中,所述預設位置位于所述過渡段的下方;
在所述孔內塞入化學膨脹劑,使得所述混凝土破碎。
上述混凝土的清除方法,通過對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進行預處理,使得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和混凝土之間隔開,隔離立柱內壁與混凝土的接觸,減小兩者之間的界面摩擦力及化學力,從而便于后續混凝土的清除,接著,在立柱的預設位置處開洞,并沿著立柱的徑向進行打孔,并在孔內塞入化學膨脹劑,使得混凝土破碎,進而將混凝土取出,施工效率高,且整個施工過程無需風鎬破碎等傳統工藝,大幅度降低噪音的產生,此外,由于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和混凝土之間隔開,從而可以直接將混凝土取出,避免大規模出現揚塵污染的情況。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對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進行預處理的步驟包括:
對所述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進行物理隔離處理;
對所述立柱進行混凝土澆筑;
在所述混凝土初凝前,在所述混凝土中埋入鋼材,且所述鋼材外漏于所述立柱。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對所述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進行物理隔離處理的步驟包括:在所述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設置金屬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金屬層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與所述過渡段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部從所述第一部的邊緣延伸出來而形成,且所述第二部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二部往遠離所述立柱的中心點方向外翻,以致所述第二部與所述立柱的外表面固定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對所述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進行物理隔離處理的步驟包括:在所述立柱的過渡段的內表面涂抹潤滑劑,形成潤滑層;在所述潤滑層上貼膜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混凝土中埋入鋼材的步驟中:所述鋼材埋入初凝前的所述混凝土內的深度不小于預定值,所述預定值為40-6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7677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