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磁流變阻尼器及車輛懸架系統阻尼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76430.X | 申請日: | 202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64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恩;宋偉志;盧熾華;李永超;安宏杰;朱亞偉;謝麗萍;周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F9/53 | 分類號: | F16F9/53;B60G17/0165;B60G17/08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龔雅靜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流變 阻尼 車輛 懸架 系統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新型磁流變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筒、活塞頭、活塞桿和磁流變液,所述活塞頭設在所述活塞筒內,所述活塞頭包括活塞外殼和活塞內芯,所述活塞外殼套設在所述活塞內芯外側,所述活塞內芯和所述活塞外殼間設有上下貫通的主流道,所述活塞內芯包括主流道結構和旁通道結構,所述主流道結構包括第一磁芯、第一勵磁線圈、正弦狀磁極和正弦狀隔磁環,所述第一勵磁線圈纏繞在所述第一磁芯中部,一對所述正弦狀隔磁環和所述正弦狀磁極的凸起和凹槽相互配合,一對所述正弦狀隔磁環和所述正弦狀磁極自上而下套設在所述第一磁芯上部,一對所述正弦狀隔磁環和所述正弦狀磁極自下而上套設在所述第一磁芯下部,所述旁通道結構設在所述第一磁芯頂部,所述旁通道結構包括第二磁芯、第二勵磁線圈和旁通孔,兩個所述第二磁芯間隔一定距離設在所述第一磁芯頂部且相對于所述活塞頭軸心對稱分布,兩個所述第二磁芯上分別纏繞所述第二勵磁線圈,兩個所述旁通孔設在兩個所述第二磁芯之間且間隔一定距離,兩個所述旁通孔相對于所述活塞頭軸心對稱分布,所述活塞桿設在所述活塞頭頂部,所述磁流變液設在所述活塞筒中,磁流變液能夠從旁通孔頂部流進和流出且能夠從主流道上下流進或流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流變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內還設有浮動活塞,所述浮動活塞設在所述活塞筒中且設在所述活塞頭下方,所述浮動活塞和所述活塞筒間構成蓄能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磁流變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動活塞中部開設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上嵌有干燥環。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磁流變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通過螺紋連接可拆卸的安裝在所述活塞頭頂部。
5.一種車輛懸架系統阻尼控制方法,采用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新型磁流變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在車輛上安裝四個新型磁流變阻尼器,包括兩個前阻尼器和兩個后阻尼器;
步驟2、判斷車輛重心位置,當車輛重心靠前時,控制器控制對前阻尼器的第二勵磁線圈施加電流,對后阻尼器的第二勵磁線圈不施加電流,使前阻尼器的旁通孔關閉,后阻尼器的旁通孔打開,跳轉步驟3,當車輛重心靠后時,控制器控制對前阻尼器的第二勵磁線圈不施加電流,對后阻尼器的第二勵磁線圈施加電流,使前阻尼器的旁通孔打開,后阻尼器的旁通孔關閉,跳轉步驟3,當車輛重心居中,跳轉步驟4;
步驟3、在車輛重心靠前或重心靠后的工況下,對車輛行駛路況進行判斷,如果車輛行駛于較好路面,根據車況對前阻尼器和后阻尼器的第一勵磁線圈均施加相應電流,以增加前阻尼和后阻尼器的阻尼力而保證車輛的操控穩定性,如車輛行駛于較差路面,根據車況對前阻尼器和后阻尼器的第一勵磁線圈均減小相應電流,以減小前阻尼器和后阻尼器的阻尼力而保證車輛的乘坐舒適性,調節完成;
步驟4、在車輛重心居中的工況下,車輛根據阻尼器活塞頭運動速度快慢,當活塞頭進行低速運動時,控制器控制對前阻尼器的第二勵磁線圈和后阻尼器的第二勵磁線圈施加電流,使前阻尼器的旁通孔和后阻尼器的旁通孔均關閉,跳轉步驟5,當活塞頭進行高速運動時,控制器控制對前阻尼器的第二勵磁線圈和對后阻尼器的第二勵磁線圈不施加電流,使前阻尼器的旁通孔和后阻尼器的旁通孔均打開,跳轉步驟5;
步驟5、對車輛行駛路況進行判斷,如果車輛行駛于較好路面,根據車況對前阻尼器和后阻尼器的第一勵磁線圈均施加相應電流,以增加前阻尼和后阻尼器的阻尼力而保證車輛的操控穩定性,如車輛行駛于較差路面,根據車況對前阻尼器和后阻尼器的第一勵磁線圈均減小相應電流,以減小前阻尼器和后阻尼器的阻尼力而保證車輛的乘坐舒適性,調節完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懸架系統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在車輛只有前排有人時,車輛的重心靠前,當后排增加的重量大于前排增加的重量時,車輛重心后移,使車輛的重心居中或靠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7643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神經外科手術用安全型微創鉆顱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電機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