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柔性樹脂版平頂網點的觀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74537.0 | 申請日: | 202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896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劍莉;王國才;李燕玲;王盼;蘭曉麗;馬曉麗;王曉陽;陳雷;王懷功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凱華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956 | 分類號: | G01N21/956;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彥偉;王喚霞 |
| 地址: | 473003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樹脂 平頂 網點 觀測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對柔性樹脂版平頂網點的觀測方法,采用三維顯微鏡進行觀測,并且對平頂網點進行消光,從而觀察到比較清楚的平頂網點。一種對柔性樹脂版平頂網點的觀測方法,用消光劑對待測柔性樹脂版樣品進行消光處理,然后使用三維顯微鏡對柔性樹脂版樣品平頂網點進行觀察并統計出三維數據,照明方式選擇同軸落射、光源亮度120、500倍鏡物鏡,并打開去除反光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柔性樹脂版平頂網點,尤其涉及一種對柔性樹脂版平頂網點的觀測方法。
背景技術
柔性版印刷作為一種特殊的凸版印刷,按照印刷技術標準術語GB/T 9851.3-2008對柔性版印刷的定義:用彈性凸印版將油墨轉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目前,國內外柔性版印刷在包裝裝潢、商業和報紙印刷等領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隨著國家政策對“綠色印刷”的號召和普及,柔性版印刷方式在我國呈現迅猛上升的勢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柔性版印刷行業中來。作為印刷界的朝陽產業,柔性版印刷與其他印刷方式相比,有其鮮明的優勢,比如:綠色環保、承印物廣泛(比如所用紙張、塑料薄膜、不干膠紙、玻璃紙、瓦楞紙、鋁箔、紡織品等,對承印物表面是否平整,幾乎沒有要求。)、油墨層厚度比凹版印刷薄,比膠版印刷厚實,印品的質量比膠印等其他印刷方式穩定、效率高,速度快,因此柔性版印刷在激烈的印刷市場競爭中占有較大的優勢。
雖然柔性版印刷具有以上諸多優點,而且采用輕壓印刷方式,但仍然有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點:由于柔性印版自身柔軟、有彈性、易形變,在印刷過程中容易產生網點擴大現象,進而導致色彩層次和復制效果的變化,5%以下的網點,在印刷過程中通常會發生丟失現象,10%~15%網點的再現性很差,暗調層次的網點有時會轉變成實地,這使得印品的實地質量非常難以穩定。圖像因色彩層次差異而發生嚴重變化,整個印品畫面層次不清,很難再現圖像色彩細微的層次變化,使得印品的立體感不強。
為了解決上面所述的諸如在印刷壓力作用下導致的網點變形、網點擴大、小網點丟失以及層次并級等現象,激光雕刻的平頂網點技術應運而生。
平頂網點激光雕刻制版技術所產生的網點是“平頂”,見圖2,網點的頂部相對于傳統激光制版的網點圖圖1呈現出平面狀,肩部傾斜呈陡坡狀,肩部以上垂直于印版版面。由于“平頂網點”頂端呈平面狀,其受力點多,印刷壓力被多個受力點分擔,因此,“平頂網點”頂部的受力均勻穩定。又因為“平頂網點”的肩部傾斜呈陡坡狀,肩部延伸長度比圓頂網點要大,所以在柔性版印刷過程中“平頂網點”的底部能夠分擔更多的壓力,使得網點的變形大部分集中在網點的底部而不是頂部。因此在同樣的印刷壓力下,“平頂網點”產生的網點擴大比傳統網點的網點擴大要小,從而大大提高了柔性版印刷的質量。
制作如圖2的平頂網點,國內外制版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1)富林特將傳統曝光機內置UVA-LED光源的NExT技術;(2)艾司科Inline UV技術;(3)科茂的高品質LED光源KMF-LED平頂網點技術;(4)杜邦的充純氮氣制版Digicorr/Digi Flow技術;(5)柯達的敷蓋隔氧薄膜Flexcel NX技術;(6)麥德美LUX技術。以及中國專利CN 107521214 公開利用液體隔氧介質阻隔氧與燒蝕后裸露的樹脂的接觸,然后對柔性版進行紫外主曝光制作柔性版平頂網點的方法,以達到制作平頂網點的目的。
鑒于平頂網點復雜多樣的制作技術和對印刷過程以及印品質量的影響,因此,研究“平頂網點”的網點形貌特征,對柔性版的研究、生產以及在印刷過程中解決網點擴大現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平頂網點外觀形貌觀察最常用方法是顯微鏡,比如超景深三維顯微鏡(KEYENCE基恩士數碼顯微系統),但用該顯微鏡觀察平頂網點存在一個極大的缺點,就是柔性版基會發生反光現象,造成觀察到的網點之間出現反光的“假網點”,如圖3、圖5、圖7所示,圖中正常網點之間的各種形狀的柱狀物即是由于反光造成的“假網點”,既不美觀,也影響對正常網點的準確計算。而且這種網點通過調整入射光亮度(50-250之間調整)、選擇不同的照明方式(如同軸落射、同軸側光、同軸環光)、使用改善視覺效果中的去除對象物的反光功能等多種手段,都難以達到徹底消除反光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凱華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樂凱華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745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