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物聯網中臺遙感數據可視化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73879.0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329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17 |
| 發明(設計)人: | 蘭雨晴;余丹;王丹星;楊文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標慧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40/174 | 分類號: | G06F40/174;G06T11/20;H04L6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廣技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42 | 代理人: | 張國香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聯網 遙感 數據 可視化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物聯網中臺遙感數據可視化的方法和系統,其根據中臺遙感終端與待監控區域之間的相對位置信息,確定中臺遙感終端對待監控區域的監控覆蓋范圍,繼而確定中臺遙感終端對所述待監控區域的遙感掃描監控模式,來獲得關于待監控區域的遙感監控數據,再將該遙感監控數據分析轉換為遙感監控可視化圖表并進行動態顯示,其能夠針對不同待監控區域進行合適的遙感掃描操作,以保證全面地和準確地獲得相應的遙感監控數據,并且還利用物聯網收集所有遙感監控數據進行分析而得到遙感監控可視化圖表,從而提高遙感監控的可靠性和準確性以及改善遙感監控數據的直觀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物聯網控制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物聯網中臺遙感數據可視化的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遙感監測技術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中,利用中臺遙感終端對相應的區域范圍進行遙感掃描,從而快速地和全面地獲得相應區域范圍的遙感監控數據。通常而言,遙感監控數據是一組數據集合,其需要經過相應的分析轉換才能夠形成可直觀了解的數據信息,而現有技術并不能將不同中臺遙感終端得到的遙感監控數據進行匯總和全面處理,并生成相應的可視化遙感數據,這嚴重地降低遙感監測技術對不同場景的適用性和不利于推廣遙感監測技術,從而大大地影響遙感監測技術的監測可靠性和準確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物聯網中臺遙感數據可視化的方法和系統,其通過獲取中臺遙感終端與待監控區域之間的相對位置信息,并根據該相對位置信息,確定該中臺遙感終端對所述待監控區域的監控覆蓋范圍,并根據該監控覆蓋范圍,確定該中臺遙感終端對該待監控區域的遙感掃描監控模式,從而獲得關于該待監控區域的遙感監控數據,再通過物聯網對該遙感監控數據進行收集后,再對該遙感監控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此獲得相應的遙感監控可視化圖表,并將該遙感監控可視化圖表進行動態顯示;可見,該物聯網中臺遙感數據可視化的方法和系統根據中臺遙感終端與待監控區域之間的相對位置信息,確定中臺遙感終端對待監控區域的監控覆蓋范圍,繼而確定中臺遙感終端對所述待監控區域的遙感掃描監控模式,來獲得關于待監控區域的遙感監控數據,再將該遙感監控數據分析轉換為遙感監控可視化圖表并進行動態顯示,其能夠針對不同待監控區域進行合適的遙感掃描操作,以保證全面地和準確地獲得相應的遙感監控數據,并且還利用物聯網收集所有遙感監控數據進行分析而得到遙感監控可視化圖表,從而提高遙感監控的可靠性和準確性以及改善遙感監控數據的直觀性。
本發明提供物聯網中臺遙感數據可視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獲取中臺遙感終端與待監控區域之間的相對位置信息,并根據所述相對位置信息,確定所述中臺遙感終端對所述待監控區域的監控覆蓋范圍;
步驟S2,根據所述監控覆蓋范圍,確定所述中臺遙感終端對所述待監控區域的遙感掃描監控模式,從而獲得關于所述待監控區域的遙感監控數據;
步驟S3,通過物聯網對所述遙感監控數據進行收集后,再對所述遙感監控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此獲得相應的遙感監控可視化圖表,并將所述遙感監控可視化圖表進行動態顯示;
進一步,在所述步驟S1中,獲取中臺遙感終端與待監控區域之間的相對位置信息,并根據所述相對位置信息,確定所述中臺遙感終端對所述待監控區域的監控覆蓋范圍具體包括:
步驟S101,獲取所述中臺遙感終端與所述待監控區域之間的相對距離和相對角度位姿,以此作為所述相對位置信息;
步驟S102,根據所述相對距離和所述相對角度位姿,確定所述中臺遙感終端能夠對所述待監控區域進行遙感監控的最大監控覆蓋面積;
步驟S103,獲取所述待監控區域的實際覆蓋面積,并將所述最大監控覆蓋面積與與所述實際覆蓋面積進行比對,若所述最大監控覆蓋面積大于所屬于實際覆蓋面積,則將所述最大監控覆蓋面積作為所述監控覆蓋范圍,否則,將所述實際覆蓋面積作為所述監控覆蓋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標慧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標慧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738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