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半導體激光bar條以及半導體外腔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72378.0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81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肖瑜;唐霞輝;周鵬;胡聰;馬豪杰;張成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深圳華中科技大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1S5/22 | 分類號: | H01S5/22;H01S5/20;H01S5/00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半導體 激光 bar 以及 | ||
1.一種半導體激光bar條,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發光單元以及位于相鄰發光單元之間的不發光區域;
所述發光單元與高階厄米高斯光束的波峰一一對應,所述不發光區域與所述高階厄米高斯光束的節線一一對應,且各所述發光單元的寬度與其對應波峰兩端零點之間的寬度相等,各所述不發光區域與其對應節線重合,各所述發光單元的寬度不相等,其中,所述高階厄米高斯光束由所述半導體激光bar條和外腔相互作用產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激光bar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單元包括脊形波導區域和錐形放大區域;所述錐形放大區域中截面較小一端連接所述脊形波導區域,截面較大一端的寬度與其對應波峰兩端零點之間的寬度相等。
3.一種半導體外腔,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分布的半導體激光bar條(1)、衍射光學元件(2)和輸出鏡(3),所述半導體激光bar條(1)為如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半導體激光bar條;
所述衍射光學元件(2)用于實現高階厄米模式振蕩以生成高階厄米高斯光束,所述輸出鏡(3)用于耦合輸出所述高階厄米高斯光束。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半導體外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導體激光bar條(1)中背離衍射光學元件(2)的端面設置有增反膜,以提供激光反饋,另一端面設置有增透膜,以限制這兩個端面之間的激光振蕩。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半導體外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反射型體布拉格光柵(4),位于所述半導體激光bar條(1)的另一側,所述半導體激光bar條(1)沿光路的兩個端面均設置有增透膜。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半導體外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反射型衍射光學元件(5),位于所述半導體激光bar條(1)的另一側,所述衍射光學元件(2)為透射型衍射光學元件;所述半導體激光bar條(1)沿光路的兩個端面的軸線與光軸之間的夾角等于布魯斯特角。
7.如權利要求3-6任一項所述的半導體外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學元件(2)中設置有多個第一區域,所述第一區域為由多個方格形成的棋盤結構,任意相鄰兩個方格之間的相位調制差為π/2,使得所述第一區域為不透光區域,各所述第一區域兩側區域為透光區域;所述不透光區域與所述不發光區域一一對應且寬度相同。
8.如權利要求3-6任一項所述的半導體外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學元件(2)包括交替設置的第二區域和第三區域,所述第二區域的相位延遲為π,所述第三區域的相位延遲為π/2,使得所述第二區域和第三區域交界處區域的場強為0,所述交界處區域為不透光區域,所述交界處之外的區域為透光區域;所述不透光區域與所述不發光區域一一對應且寬度相同。
9.一種半導體外腔,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反射鏡(7)、半導體激光bar條(1)和輸出鏡(3),以及依次分布的第二反射鏡(8)、衍射光學元件(2)、光隔離器(6)和第三反射鏡(9),所述第一反射鏡(7)與第三反射鏡(9)相對設置,所述輸出鏡(3)和第二反射鏡(8)相對設置,以在所述半導體外腔內形成單向傳輸的行波。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半導體外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鏡(7)、第二反射鏡(8)和第三反射鏡(9)中的一個反射鏡設置為光柵反射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深圳華中科技大學研究院,未經華中科技大學;深圳華中科技大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7237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