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脫硫脫硝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70792.8 | 申請日: | 2020-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275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褥星云;張景杏;賴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正州環保通風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35/04 | 分類號: | B01J35/04;B01J37/08;B01J37/02;B01J23/745;B01D53/86;B01D53/50;B01D53/56;B01J20/20;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明高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01 | 代理人: | 嚴泉玉 |
| 地址: | 528231 廣東省佛山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硫 脫硝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煙氣處理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脫硫脫硝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原煤10?15份黏結劑、5?8份稀硝酸8?13份、硝酸鐵10?15份。脫硫脫硝劑的表面對SO2具有吸附和催化氧化的作用,當煙氣中沒有氧和水蒸氣存在時,活性焦吸附SO2僅為物理吸附,吸附量較小,而當煙氣中有氧和水蒸氣存在時,在物理吸附之外還發生化學吸附,吸附的SO2在活性焦的催化氧化下與煙氣中的O2反應生成SO3,之后再和水蒸氣反應生成硫酸,使其吸附量大為增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煙氣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脫硫脫硝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煤燃燒排放的SO2和NOx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是造成酸雨和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根源,多年來,國家對SO2和NOx的治理一直十分重視,隨著對NOX控制標準的不斷嚴格化,同時脫硫脫硝技術正受到各國的日益重視。
煙氣脫硫脫硝技術是應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業的一項鍋爐煙氣凈化技術。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故應用此項技術對環境空氣凈化益處頗多。已知的煙氣脫硫脫硝技術有PAFP、ACFP、軟錳礦法、電子束氨法、脈沖電暈法、石膏濕法、催化氧化法、微生物降解法等技術。
目前,濕法煙氣脫硫和催化還原脫硝是工業化應用最普遍的兩種技術,然而該技術投資成本高、操作難度大,限制了其在中國的推廣使用,迫切需要開發一種高效、低成本的脫硫脫硝技術,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脫硫脫硝劑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脫硫脫硝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脫硫脫硝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原煤 10-15份
黏結劑 5-8份
稀硝酸 8-13份
硝酸鐵 10-15份
優選的,一種脫硫脫硝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原煤 10份
黏結劑 5份
稀硝酸 8份
硝酸鐵 10份
優選的,一種脫硫脫硝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原煤 12份
黏結劑 6份
稀硝酸 10份
硝酸鐵 12份
優選的,一種脫硫脫硝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原煤 15份
黏結劑 8份
稀硝酸 13份
硝酸鐵 15份
一種脫硫脫硝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制備方法如下:
S1、原煤經過破碎篩分后,進入流化床輕度氣化褐煤提質反應器內,原煤在提質反應器內經熱空氣流化后,在反應器內發生輕度氣化、燃燒、干餾反應,控制反應器內的溫度在合適的范圍內,最后將原料導出;
S2、處理過的原煤經制粉工藝后,添加黏結劑,再經過擠出成型過程,并進行干燥處理,干燥后的原料進行碳化、活化處理,冷卻后得到活性焦;
S3、將活性焦放入三口圓底燒瓶中,加人稀硝酸溶液,恒溫85℃回流處理2h,取出樣品水洗至pH值大于6,120℃干燥12h,樣品裝入管式不銹鋼反應器,在氮氣保護下,700℃恒溫2h,降至室溫即得半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正州環保通風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正州環保通風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7079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