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實時監控心率的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69924.5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871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金定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益舒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24 | 分類號: | A61B5/0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宮建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實時 監控 心率 檢測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實時監控心率的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包括:圓形面料以及設置在圓形面料內的若干檢測組件,將圓形面料設置在貼身衣服胸部位置處,且圓形面料與貼身衣服一體成型,其中一層圓形面料內部包覆若干弧形線路,若干弧線線路均分別線接于檢測組件,若干弧形線路均通過總線槽線接數據處理芯片,安裝筒以及折疊面板兩端均連接于圓形面料,在安裝筒內側壁上設置兩個關于折疊面板對稱的弧形磁塊,折疊面板內包覆有金屬線圈,金屬線圈環形設置在折疊面板內部,圓形面料與貼身衣服一體成型,能夠使檢測組件與身體接觸更緊密,將檢測組件以坐標形式設置在圓形面料各處,能夠檢測身體多處位置的心臟跳動頻率,進一步提高了心率檢測的精確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心率檢測領域以及功能性布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實時監控心率的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運動醫學經常把心率監測器作為生物反饋的儀器以及評估工具。生物反饋就是將生理變量的信息轉化成為心率等可聽或可視的形式,這對評價訓練中的有氧過程、有氧速度具有重要參考意義。更為重要的是,生物反饋還可以用來測算人體結構與生化指標的運動潛力、精神/情感壓力等識別過度訓練的因素。健康成人的心率為60~100次/分,大多數為60~80次/分,女性稍快;3歲以下的小兒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成人每分鐘心率超過100次(一般不超過 160次/分)或嬰幼兒超過 150次/分者,稱為竇性心動過速。常見于正常人運動、興奮、激動、吸煙、飲酒和喝濃茶后。也可見于發熱、休克、貧血、甲亢、心力衰竭及應用阿托品、腎上腺素、麻黃素等。心率檢測還可以用來管理大強度訓練,比可能出現較大波動的血乳酸測量更為精準。同時,心率監測比血乳酸監測更易操作,更具費效比。同時,心率監測器還是有價值的評估工具,能夠對運動者和病人的情況進行客觀反饋,提供不同形式的“身體語言”。
使用心率監測器和Douglas袋法同時測量各種活動的心率和能量消耗量,推算出心率—能量消耗的多元回歸方程,通過連續一段時間監測實際生活中的心率,可參照回歸方程推算受試者每天能量消耗的平均值。此法可消除一些因素對受試驗者的干擾,但心率易受環境和心理的影響,目前僅限于實驗室應用。心率監測是人體能量消耗的測定方法中的一種。在軍人體能教育中,由于受各種條件的限制,教官對軍人體能鍛煉的強度、量和生理負荷的安排,各組鍛煉間的恢復期問題看法不一致,制定計劃時存在主觀隨意性.為了給軍人體能鍛煉提供科學的依據,結合軍人有氧代謝能力鍛煉的實際情況,通過運用心率監測法來嚴格控制軍人體能鍛煉的量、強度、密度,調整三者的比例,使訓練更科學合理。
目前,還沒有出現穿戴式實時監測心率的裝置,因而不能實時檢測自身心率的問題,同時很多檢測裝置成本較高,且精度由得不到較好地滿足,不能及時做出有效提醒,保護一些勞動強度較大,或者是心臟方面有問題的病人,及時提醒使用者關注自己的健康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實時監控心率的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實時監控心率的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包括:兩層結構的圓形面料以及設置在所述兩層圓形面料內的若干檢測組件,所述圓形面料設置在貼身衣服胸部位置處,且所述圓形面料與所述貼身衣服一體成型,其中一層所述圓形面料內部包覆若干弧形線路,所述若干弧形線路從內至外依次為L1、L2、L3、L4、L5,所述若干弧線線路均分別線接于所述檢測組件,所述若干弧形線路均通過總線槽線接數據處理芯片。
所述檢測組件包括:安裝筒以及同軸設置在所述安裝筒內的折疊面板,所述安裝筒以及所述折疊面板兩端均連接于所述圓形面料,在所述安裝筒內側壁上設置兩個弧形磁塊,所述兩個弧形磁塊關于所述折疊面板對稱,折疊面板兩側面均設置絕緣膜,所述折疊面板內包覆有金屬線圈,所述金屬線圈環形設置在所述折疊面板內部,所述金屬線圈兩端線接于所述弧形線路。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金屬線圈外層均包覆有絕緣材料,所述絕緣材料用于避免金屬線圈線路交叉處出現短路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益舒緣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益舒緣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699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