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解決動力鋰離子返工電池分容后K值異常的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567429.0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63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呂尚洋;姚汪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國軒電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44 | 分類號: | H01M10/44;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長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干桂花 |
| 地址: | 211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解決 動力 鋰離子 返工 電池 分容后 異常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解決動力鋰離子返工電池分容后K值異常的方法,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步驟如下:1)將返工電池入庫前的化成分容數據記作初始數據;將返工電池按照3.0V分容工藝進行第一次分容,分容后靜置T1,記錄電壓值V3,再靜置T2,記錄電壓值V4,K1=(V3?V4)/T2;將K1值與K標準進行比較,當K1值不在K標準范圍內時,將返工電池第一次分容的充放電時間和電壓、充放電容量、充放電平臺數據與電池初始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返工電池有無異常及激活程度;當無異常時,重復上述分容操作對返工電池進行第n次分容,并比較相關數據;當Kn在K標準范圍內,綜合數據差異,確定返工分容次數。本發(fā)明選擇3.0V分容工藝,能夠更好篩選出K值異常的電芯。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解決動力鋰離子返工電池分容后K值異常的方法。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生產后放置在成品庫一段時間(6個月以上),由于放置的時間長,因此電池會不可避免出現內阻升高、放電特性呈下降趨勢、容量不可逆轉損失等異常問題,在返工分容工藝(3.0V)分容后會出現大范圍(92%-98%)K值異常(K<0)的嚴重的問題。產生以上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返工分容過程中,極化較大,活化電芯內部的材質性能不徹底,從而嚴重影響了電池性能和使用。
發(fā)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解決動力鋰離子返工電池分容后K值異常的方法。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解決動力鋰離子返工電池分容后K值異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返工電池入庫前的經化成后的分容數據作為初始數據,記作電池化成分容初始數據;
2)將靜置在成品庫6-12個月的返工電池,按照3.0V返工電池分容工藝進行第一次分容,分容后靜置,靜置時間記為T1,記錄電壓值V3,然后靜置,重新計時,靜置時間記為T2,記錄電壓值V4;計算返工電池單位時間內的電壓降K1值,K1=(V3-V4)/T2;
3)將返工電池第一次分容的K1值與K標準進行比較,0<K標準≤4mV/d;當K1值在K標準范圍內時,判定上述返工電池經第一次分容后可正常使用;當K1值不在K標準范圍內時,將返工電池第一次分容的充放電時間和電壓數據、充放電容量數據、充放電平臺數據與電池初始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返工電池有無異常及激活程度;
4)當判定返工電池無異常時,重復步驟2)和步驟3)操作,采用3.0V返工電池分容工藝對返工電池進行第n次分容,計算返工電池第n次分容后的單位時間內的電壓降Kn值,并將返工電池第n次分容的充放電時間和電壓數據、充放電容量數據、充放電平臺數據與電池化成分容初始數據進行比較;
5)當Kn在K標準范圍內,綜合返工電池分容與電池分容初始數據差異,確定返工分容次數,使得返工電池可作為正常電池使用。
優(yōu)選地,所述動力鋰離子返工電池為磷酸鐵鋰電池。
優(yōu)選地,所述電池化成分容數據是按照3.2V分容工藝得到的。
優(yōu)選地,3.0V返工電池分容工藝為:將返工電池以0.33C恒流放至2.0V,0.45C恒流恒壓充至3.65V,0.55C恒流放至2.0V,0.2C恒流放至2.0V,0.2C恒流恒壓充至3.0V。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國軒電池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國軒電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674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空拋物預警方法及系統(tǒng)
- 下一篇:一種雙極性電極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