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倒置式施工平臺系統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66827.0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17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睿;杜君子;陳波;薛宇;曾羽婷;鄧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3/28 | 分類號: | E04G3/28;E04G5/00;E04G5/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世躍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73 | 代理人: | 鄔麗明 |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倒置 施工 平臺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倒置式施工平臺系統及施工方法,包括上平臺機構、下平臺機構、限位機構、動力控制機構和導向立柱;上平臺機構包括相連接的上施工平臺及上平臺水平液壓伸縮牛腿;上施工平臺通過所述限位機構與所述導向立柱連接;下平臺機構包括相連接的下施工平臺及下平臺水平液壓伸縮牛腿;所述下施工平臺與所述導向立柱連接。本發明倒置式施工平臺系統的有益效果是:不僅可以在核心筒內由下至上逐層爬升,而且可以在核心筒內由上至下逐層下降,突破了超高層建筑核心筒內后滯結構層只能從下往上逐層施工的工藝瓶頸,提高施工效率,幅縮短整體施工周期,同時保證了施工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地指一種倒置式施工平臺系統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3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一般設計為“內筒外框”結構形式,即建筑內為混凝土核心筒結構,外部為框架結構,外立面以幕墻封閉。為提高該類型超高層建筑建造工效,國內外大多采用核心筒結構領先于外框結構八至十層的施工組織形式,實現不同工藝在立面上分段同步流水施工。而核心筒結構施工則采用爬模、頂模等先進模架系統,實行核心筒水平結構層滯后于豎向結構施工或者核心筒水平結構層與豎向結構同步施工的施工工藝。
為了保證核心筒施工效率,一般將施工電梯設計在核心筒內部,以便于將工人材料直接運達至作業層;待超高層建筑結構封頂后拆除該施工電梯,再行組織施工電梯位置后滯結構層施工。如此一來,在工程后期收尾時,不得不面對超高層內上下貫通的后滯結構層施工導致的總體施工工期拉長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超高層建筑核心筒內后滯結構層施工效率低,施工周期長的問題,提供一種倒置式施工平臺系統,包括上平臺機構、下平臺機構、限位機構、動力控制機構和導向立柱;
所述上平臺機構包括相連接的上施工平臺及上平臺水平液壓伸縮牛腿;所述上施工平臺通過所述限位機構與所述導向立柱連接;
所述下平臺機構包括相連接的下施工平臺及下平臺水平液壓伸縮牛腿;所述下施工平臺與所述導向立柱連接;
所述限位機構用于限制所述上施工平臺相對于所述導向立柱的水平偏移量和豎直偏移量;
所述動力控制機構包括豎向液壓油缸、液壓站和PLC控制器;所述豎向液壓油缸連接所述下平臺機構和所述上平臺機構;所述PLC控制器通過控制所述豎向液壓油缸、上平臺水平液壓伸縮牛腿及下平臺水平液壓伸縮牛腿的伸出和收回實現所述下平臺機構和所述上平臺機構的升降。
進一步,所述限位機構包括設于所述導向立柱周側端的豎向限位裝置;所述豎向限位裝置包括防墜導軌、鎖頭、水平限位器外筒、水平限位器內桿和限位底座;所述防墜導軌豎向設于所述導向立柱周側端,所述防墜導軌沿豎向設有槽部;所述限位底座與所述上平臺機構連接,所述限位底座上鉸接有所述鎖頭;所述鎖頭上設有用于與所述槽部嚙合的齒部;所述水平限位器外筒設于所述限位底座上;所述水平限位器內桿設于所述鎖頭背對所述防墜導軌的一側并與所述鎖頭抵接,所述水平限位器內桿與所述水平限位器外筒通過彈性件連接。通過豎向限位裝置的限位和防墜作用,使上平臺機構和下平臺機構在爬升或下降過程中始終保持安全穩定。
進一步,所述鎖頭呈桿狀,其兩端分別設有所述齒部,所述鎖頭位于其兩端之間設有用于與所述限位底座鉸接的鉸接部;所述鎖頭兩端的所述齒部的齒背均為傾斜面或弧面。將齒部的齒背設置為傾斜面或弧面,使上平臺機構和下平臺機構在正常的爬升或下降過程中保持平穩順滑,無頓挫感。
進一步,所述限位機構包括設于所述導向立柱周側端的水平限位裝置;所述水平限位裝置包括滑輪、外套管、內支撐桿和調節螺桿;所述內支撐桿一端設有所述調節螺桿并通過所述調節螺桿與所述外套管活動連接;所述內支撐桿另一端設有所述滑輪并通過所述滑輪與所述導向立柱滑動連接;所述外套管與所述上平臺機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668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紐扣電池
- 下一篇:空氣細顆粒物的來源解析方法、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