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物聯設備仿真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66082.8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24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范英川;陳梁;肖龍輝;陳勇潔;楊海龍;魏陽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8/41 | 分類號: | G06F8/41;G06F8/71;H04L67/30;H04L69/0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趙以鵬 |
| 地址: | 621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設備 仿真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實現物聯設備仿真的方法,涉及物聯網設備的仿真技術領域。具體設備業務邏輯從程序提取分開的方法,定義一套規則,設備定義、設備提供的服務與功能等與業務邏輯相關的使用制定的規則編寫json配置實現,仿真軟件程序針對規則解析json配置文件,從而實現設備仿真。該方法程序不識別、不編寫具體設備屬性與運行邏輯的代碼,只要定義好規則,解析引擎一次性實現,后續增加仿真設備類型與數量,改變設備行為、協議修改,都修改json配置文件,不去修改程序,實現起來靈活簡單,維護方便,大大提高效率,降低維護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物聯網設備的仿真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實現物聯設備仿真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物聯網設備的監控系統中,需要接入大量的各種設備,在開發調試與測試中如果都采用實際設備,會受限于準備就緒的實際設備數量與種類。
目前出現的輔助監控系統開發的仿真設備方法,軟件中針對設備的定義、功能邏輯實現,均采用程序編寫實現,程序寫定后,后續功能與邏輯修改無論多少都要改動程序,缺乏靈活性,維護起來麻煩。程序針對設備業務邏輯實現,當增加一種仿真設備種類時,都要重頭實現其各種功能與接口,開發工作量與最初添加仿真設備種類一樣沒有減少。
發明內容
基于上述的設備仿真的問題,本專利提出一種實現物聯設備仿真的方法,具體設備業務邏輯從程序提取分開的方法。定義一套規則,設備定義、設備提供的服務與功能等與業務邏輯相關的使用制定的規則編寫json配置實現,仿真軟件程序針對規則解析json配置文件,從而實現設備仿真。該方法程序不識別、不編寫具體設備屬性與運行邏輯的代碼,只要定義好規則,解析引擎一次性實現,后續增加仿真設備類型與數量,改變設備行為、協議修改,都修改json配置文件,不去修改程序,實現起來靈活簡單,維護方便,大大提高效率,降低維護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實現物聯設備仿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設備仿真系統運行時,系統啟動設備管理模塊,消息響應與事件上報模塊,設備自運行模塊,協議轉換模塊。
步驟2:設備管理模塊讀取所有仿真設備的配置文件,以字符串對象形式加載每種設備的屬性與狀態,按配置數量生成具體的設備字符串對象列表,并存儲每個生成的設備在本地設備文件。當修改設備中某個狀態值,以json中的某個鍵值查找和更新其中的值,不識別具體json的物理意義。
步驟3:設備網關通過網絡發送控制具體某個設備時,設備仿真系統通過網絡模塊接收到數據。
步驟4:網絡模塊將接收到的數據傳給協議轉換模塊,協議轉換模塊讀取協議轉換配置文件,根據配置文件規則,判斷收到的該消息是否需要轉換,需要轉換就按配置文件中轉換方式執行,轉換后即是設備仿真系統能處理的json串形式。
步驟5:協議轉換模塊將轉換后的消息傳給消息響應模塊,即圖中所示的消息回復與事件上報模塊,由消息響應模塊解析消息響應配置文件,實現某具體設備收到特定消息后具體需要做的響應動作。消息響應模塊找到收到的消息中的控制設備對象和消息類型,即設備識別碼設備id和消息識別碼消息id。
步驟6:根據設備網關發送的控制消息中設備id,消息識別碼,消息響應模塊在對應類型設備事件配置文件中根據提供的鍵值名“msgid”找到該鍵值中值為收到的消息識別碼的消息響應json串,執行該json的具體配置動作。
步驟7:消息響應json中一般配置修改該id設備中的某些屬性、狀態參數,和該消息識別碼的回復事件碼,如@me.setProperty:?規則表示對消息制定的設備本身的屬性值的修改;后面跟具體待修改屬性名字符串,屬性修改值根據配置json來獲取,一般是消息中傳過來的具體值,此時例如使用《$command》配置獲取消息中對應屬性值。取其值賦給設備管理模塊中維護的設備id為對應的設備json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6608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