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USB透傳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66078.1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68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奕環 | 申請(專利權)人: | 創新科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55 | 分類號: | G06F9/455;G06F9/451;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東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陳亞斌;陳攀 |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usb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USB透傳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添加物理機,并設置定時任務對所述物理機的USB信息進行收集;基于虛擬機頁面,設置USB設備管理頁面;基于所述USB設備管理頁面,為虛擬機加載USB設備,并在為所述虛擬機選擇相應的USB設備后,將被選擇的USB設備透傳給所述虛擬機;啟動所述虛擬機,安裝與所述被選擇的USB設備相匹配的USB驅動。本發明解決了CloudStack云平臺結合KVM虛擬化平臺不能透傳USB設備給虛擬機使用的問題以及解決了USB3.0透傳問題及鼠標漂移問題,便于在CloudStack云平臺和KVM虛擬化平臺上將硬件USB設備與虛擬機直接進行數據交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透傳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USB透傳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USB透傳指把物理的USB設備透傳給虛擬機使用,主要用于硬件USB閃存設備與虛擬機直接進行數據交換,及將硬件加密狗透傳給虛擬機使用。
CloudStack作為一個流行的云平臺開源框架,USB透傳僅支持XenServer和VMware虛擬化平臺,而不支持KVM虛擬化平臺。而KVM作為一個優秀的開源虛擬化平臺,越來越受用戶青睞。市場上有針對KVM透傳USB給虛擬機的方案,但基于CloudStack云平臺,KVM卻不能透傳USB給虛擬機使用。
發明內容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USB透傳方法及裝置。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一種USB透傳方法,包括:添加物理機,并設置定時任務對所述物理機的USB信息進行收集;基于虛擬機頁面,設置USB設備管理頁面;基于所述USB設備管理頁面,為虛擬機加載USB設備,并在為所述虛擬機選擇相應的USB設備后,將被選擇的USB設備透傳給所述虛擬機;啟動所述虛擬機,安裝與所述被選擇的USB設備相匹配的USB驅動。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一種USB透傳裝置,包括:USB信息定時收集模塊,用于在添加物理機后,基于設置的定時任務對所述物理機的USB信息進行收集;USB設備管理頁面設置模塊,用于基于虛擬機頁面設置USB設備管理頁面;透傳模塊,用于基于所述USB設備管理頁面,為虛擬機加載USB設備,并在為所述虛擬機選擇相應的USB設備后,將被選擇的USB設備透傳給所述虛擬機;虛擬機啟動模塊,用于啟動所述虛擬機;USB驅動安裝模塊,用于安裝與所述被選擇的USB設備相匹配的USB驅動。
本發明實施例可基于CloudStack云平臺結合KVM虛擬化平臺實現USB透傳,能解決許多使用CloudStack云平臺和KVM虛擬化平臺的用戶需要將硬件USB閃存設備與虛擬機直接進行數據交換,及將硬件加密狗透傳給虛擬機使用的需求,此外本發明實施例同時解決了USB3.0透傳問題及鼠標漂移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說明書一些實施例的USB透傳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說明書一些實施例的USB透傳裝置的組成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說明書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說明書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說明書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說明書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說明書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說明書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說明書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USB透傳方法,包括添加物理機,并設置定時任務對所述物理機的USB信息進行收集;基于虛擬機頁面,設置USB設備管理頁面;基于所述USB設備管理頁面,為虛擬機加載USB設備,并在為所述虛擬機選擇相應的USB設備后,將被選擇的USB設備透傳給所述虛擬機;啟動所述虛擬機,安裝與所述被選擇的USB設備相匹配的USB驅動,進而虛擬機就可以使用被選擇的USB設備了,由此滿足了用戶對于硬件USB設備與虛擬機直接進行數據交換,以及將硬件加密狗透傳給虛擬機使用的場景需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創新科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創新科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660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