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鎖認證方法、安全芯片、智能鎖及其管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63351.5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88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0 |
| 發明(設計)人: | 薛斌斌;盧玉華;劉國營;楊科聞;王輝;王文赫;侯占斌;王錚;張謙;杜君;蘇斕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H04L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濱;王曉曉 |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認證 方法 安全 芯片 及其 管理 系統 | ||
本發明實施方式涉及安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鎖認證方法、安全芯片、智能鎖及其管理系統。所述智能鎖認證方法包括:解析獲取到的開鎖認證數據,所述開鎖認證數據包括命令碼和密文部分;基于所述命令碼確定所述密文部分的解密密鑰和認證規則;所述解密密鑰與所述密文部分的加密密鑰為對稱關系或分散關系;基于確定得到的解密密鑰解密所述密文部分,得到開鎖參數;將所述開鎖參數基于確定得到的認證規則進行認證。同時還提供了對應的安全芯片、智能鎖及其管理系統。本發明提供的實施方式能夠提升安全芯片及智能鎖的數據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安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鎖認證方法、一種安全芯片、一種智能鎖及一種智能鎖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在智慧城市、物聯網建設的大背景下電子化智能鎖應用開始普及,目前市場上常見智能鎖大都缺乏安全防護機制,或安全機制相對薄弱。智能鎖現有的技術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1、智能鎖的屬性信息存在非法修改問題;
2、存在非授權的電子鑰匙非法獲得其他鑰匙的授權信息后開鎖問題;
3、鎖具開鎖數據交互時,鎖具授權碼未使用硬件加密算法保護、授權
碼和算法易被廠家開發人員破解泄露問題;
4、當需要嚴控開鎖次數場景時,無開鎖次數保護認證機制,存在一次授權信息多次使用問題。
5、鎖具開鎖認證交易復雜,功耗大問題。
密鑰分散技術;密鑰分散是上級的密鑰與本級的特征相結合形成本級的密鑰,其中本級的特征在密鑰學稱之為分散因子。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智能鎖認證方法、安全芯片、智能鎖及其管理系統,以至少部分地解決以上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智能鎖認證方法,所述認證方法包括:解析獲取到的開鎖認證數據,所述開鎖認證數據包括命令碼和密文部分;基于所述命令碼確定所述密文部分的解密密鑰和認證規則;所述解密密鑰與所述密文部分的加密密鑰為對稱關系或分散關系;基于確定得到的解密密鑰解密所述密文部分,得到開鎖參數;將所述開鎖參數基于確定得到的認證規則進行認證。
優選的,所述開鎖認證數據還包括第一標識ID,所述開鎖參數包括:第二標識ID、授權碼和開鎖次數。
優選的,所述認證規則包括:第一認證規則:若所述第一標識ID與所述第二標識ID相匹配,且所述開鎖參數中的授權碼與所述智能鎖的本地授權碼相匹配,且所述開鎖參數中的開鎖次數大于所述智能鎖的本地開鎖次數,則認證成功;以及第二認證規則:若所述第一標識ID與所述第二標識ID相匹配,則認證成功。
優選的,所述認證方法還包括,通過以下步驟設置所述智能鎖的本地授權碼和本地開鎖次數:接收系統內外部認證請求和隨機數R1;對所述隨機數R1加密得到隨機數R1密文,向所述系統內外部認證請求的發送端返回所述智能鎖的鎖ID、所述隨機數R1密文和生成的隨機數R2;獲取所述系統內外部認證請求的發送端返回的對所述隨機數R2加密得到隨機數R2密文;確定返回的隨機數R2密文與本地對所述隨機數R2加密得到隨機數R2密文一致,則接受授權碼和開鎖次數的設置;將獲取的授權碼和開鎖次數分別設置為本地授權碼和本地開鎖次數;所述本地開鎖次數在每次開鎖成功后更新。
優選的,基于所述命令碼確定所述密文部分的解密密鑰和認證規則,包括:若所述命令碼為第一類型,則確定所述解密密鑰為第一鎖具屬性保護密鑰分散后的子密鑰,認證規則為所述第一認證規則;若所述命令碼為第二類型,則確定所述解密密鑰為第二鎖具屬性保護密鑰,認證規則為所述第二認證規則。
優選的,所述第一鎖具屬性保護密鑰分散后的子密鑰,包括:將所述第一鎖具屬性保護密鑰經過所述智能鎖的鎖ID分散后得到所述子密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6335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網絡流量多維運營分析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水陸兩棲車及其收放懸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