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餐廚垃圾滲濾液處理利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61674.0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91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季;吳凌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農新科(蘇州)有機循環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30;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賈玉霞 |
| 地址: | 21516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垃圾 滲濾 處理 利用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餐廚垃圾滲濾液處理利用裝置,其包括高溫厭氧消化倉、缺氧反應倉和膜分離倉;高溫厭氧消化倉內部設置第一攪拌裝置和折板,下部設置放有固定厭氧菌的微生物小球的隔離倉;高溫厭氧消化倉和缺氧反應倉連通,缺氧反應倉內部設置空心的第二攪拌裝置,且攪拌槳葉上開設有曝氣孔;通過曝氣孔,使得缺氧反應倉內根據需要通入一定濃度的溶解氧;缺氧反應倉的出口與壓力泵連通,壓力泵的出口與位于膜分離倉中且由納濾膜制成的納濾膜出水管連通;廢水中的小分子有機物質在納濾膜出水管中進一步濃縮,清水穿過納濾膜在膜分離倉中聚集后,通過清水回流管接入所述高溫厭氧消化倉的進水口。該裝置資源利用率高,降解效率高,凈污泥產生量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餐廚垃圾滲濾液處理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餐廚垃圾滲濾液是餐廚垃圾收集、運輸,堆放和處理過程中由于擠壓和雨水的沖刷,而產生有機物含量高,COD濃度高,微量元素豐富的廢水,不及時處理將對人體造成極大危害和環境的嚴重污染。近年來,餐廚垃圾產量越來越高,據統計在2019年全國餐廚垃圾產量超過1億噸,且普遍存在高含水率(50-80%)的特點,特別是新鮮的餐廚垃圾和污泥含水率更是超過85%,脫水出來的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質、油類及微量元素等。目前,我國餐廚廢水處理工程的主要模式是“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膜處理)”,廢水雖然基本達到排放標準要求,但由于處理時間長、投資高、運行成本高、資源回收率低(平均資源化利用率不足30%)等問題一直難以攻克。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公開一種餐廚垃圾滲濾液處理利用裝置,該裝置將隔油處理后餐廚垃圾滲濾液在高溫厭氧反應倉被快速分解,加快了反應過程,之后經過膜分離,將處理后濃縮后進行資源化利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餐廚垃圾滲濾液處理利用裝置,該裝置包括高溫厭氧消化倉、缺氧反應倉、膜分離倉;
所述高溫厭氧消化倉包括加熱保溫殼體,加熱保溫殼體內部設置有加熱裝置,使得殼體保持恒溫;所述高溫厭氧消化倉的下部設置隔離倉,隔離倉中放置固定厭氧菌的微生物小球填料;所述高溫厭氧消化倉的上部設置第一攪拌裝置;
所述高溫厭氧消化倉和所述缺氧反應倉連通,所述缺氧反應倉內部設置第二攪拌裝置,第二攪拌裝置的攪拌軸和攪拌槳葉均為空心結構,且攪拌槳葉上開設有曝氣孔;通過曝氣孔,使得缺氧反應倉內根據需要通入一定濃度的溶解氧;
所述缺氧反應倉的出口通過管道與壓力泵連通,壓力泵的出口與由納濾膜制成的納濾膜出水管連通;所述納濾膜出水管為盤管,位于所述膜分離倉中;且納濾膜出水管允許水分子通過;廢水經過壓力泵加壓后,進入所述納濾膜出水管,廢水中的小分子有機物質在納濾膜出水管中進一步濃縮,清水穿過納濾膜在膜分離倉中聚集后,通過清水回流管接入所述高溫厭氧消化倉的進水口。
進一步地,所述高溫厭氧消化倉上設置有第一PLC控制器,缺氧反應倉上設置有第二PLC控制器,兩個控制器分別用于實時監測倉內的環境指標,實現自動控制。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槳葉上的曝氣孔上設置有彈性膜片,用于覆蓋曝氣孔,且彈性膜片開設有彈性微孔,能夠在壓力作用下打開,且在彈力作用下關閉。
進一步地,所述高溫厭氧消化倉的第一攪拌裝置上固定有折板,用于阻擋滲濾液中大的雜質。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厭氧菌的微生物小球填料為PVA-SA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填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的餐廚垃圾滲濾液處理利用裝置,通過高溫厭氧硝化倉+缺氧反應倉+膜分離倉,使餐廚垃圾滲濾液中有機營養物質盡可能被保留下來,減少了氮磷元素的損失,為后續制液體肥工序提供了足量的氮和磷,平均資源化利用率超過6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農新科(蘇州)有機循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農新科(蘇州)有機循環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616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食品檢測的采樣方法
- 下一篇:面料浸軋整理染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