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功能熒光陶瓷的綠光光源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61206.3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638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浩;康健;邵岑;申冰磊;張永麗;羅澤;邱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沂市錫沂高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S5/06 | 分類號: | H01S5/06;H01S5/026;H01S5/024;H01S5/00;C04B35/622;C04B35/50;C04B35/4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方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朱智杰 |
| 地址: | 221400 江蘇省徐州市新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多功能 熒光 陶瓷 光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多功能熒光陶瓷的綠光光源,包括激光器,散熱基底,透鏡,光纖,熒光陶瓷,外殼。激光器發射的藍光經透鏡耦合進入光纖,藍光經光纖傳輸到熒光陶瓷的表面,激發熒光陶瓷變成綠光,隨后經熒光陶瓷的整形輸出高亮度綠光光源。本發明的熒光陶瓷為平凸透鏡形狀,集發光和整形為一體,節省照明元件,亮度更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激光照明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多功能熒光陶瓷材料的綠光光源。
背景技術
綠光在生物、工業、印刷、醫療、存儲、顯示和軍事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為了獲得高亮度綠光光源,一般有兩種方案:一是采用綠光半導體激光器或對其進行合束,二是采用藍光激光激發光轉換材料。兩者均涉及激光照明領域。
在第一種技術方案可以獲得極好的激光光譜和波束特性,可以獲得高能量綠光輸出。但是,綠光激光器相對藍光激光器來說它,需要更高的銦組分;由此引發了主要的物理變化,使得晶格常數發生變化并且縮短了帶隙,光輸出功率將會下降,價格昂貴。若采用光纖合束的方案來提高光輸出功率,價格和成本也由此提升,性價比不高。同時,此綠光為激光,只能將用于激光醫療或對其擴束后用于激光投影,不適合應用在一般照明領域。
第二種技術方案優勢顯著。其成本較低、工藝簡單;在保持光轉換材料穩定發光的前提下,只需增加藍光激光器的功率便可獲得更高亮度。近年來,國內學者緊跟世界潮流,針對藍光半導體激光器進行開發,目前已經實現量產,成本進一步下降;同時,國內針對光轉換材料的研究也不斷拓展,由熒光粉到熒光玻璃,再到熒光陶瓷,目前均可實現量產化。
熒光轉換方案,一種是采用透鏡聚焦藍光,用于傳輸到熒光陶瓷的表面,隨后激發熒光陶瓷;另一種是光纖傳導激光藍光傳輸到熒光陶瓷的表面,隨后激發熒光陶瓷。相比前者,光纖傳導激光藍光的方案能將激發源和發射源這兩個熱源分離,單獨進行散熱處理;兩者的相對位置隨意調節,設計靈活性高。同時,光纖直接導出藍光相比采用透鏡將藍光聚焦到陶瓷表面的方式,系統穩定性更好。但是,熒光轉換的兩種方案存在以下問題:1)光學系統仍較為復雜;2)針對熒光陶瓷,還需采用二次光學設計元件誘導發光、設計相關散熱裝置穩定器件運行。因此,熒光轉換綠光光源有待進一步設計與延伸,來獲得高亮度的綠光光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多功能熒光陶瓷的激光照明用綠光光源,簡化激光照明光源系統構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多功能熒光陶瓷的綠光光源,包括激光器,散熱基底,透鏡,光纖,熒光陶瓷,外殼。
所述熒光陶瓷為平凸透鏡形狀,集發光和整形為一體;所述激光器發射的藍光經透鏡耦合進入光纖,藍光經光纖傳輸到熒光陶瓷的表面,激發熒光陶瓷變成綠光,產生的綠光經熒光陶瓷的整形變成平行光束。
優選的,所述激光器發射的波長為450~465 nm;
優選的,所述散熱基底的材質為紫銅或鋁;
優選的,所述透鏡為球面透鏡、漸變折射率透鏡中的一種;
優選的,所述熒光陶瓷為Ce:LuAG熒光陶瓷;Ce摻雜濃度為0.05~1.0 at%。
優選的,所述“平凸透鏡型熒光陶瓷”的制作方式為“凝膠注模成型+真空燒結”;即光學設計結合制備工藝過程。具體制作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沂市錫沂高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新沂市錫沂高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6120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