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行式無縫氣瓶試驗支持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57429.2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35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秦忠寶;鄒子杰;劉琦;王鑫峰;郭劍鋒;陶思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G01N3/12;G01N3/02;B66D3/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曉燕 |
| 地址: | 710025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行 無縫 試驗 支持 平臺 | ||
本發明涉及柱形氣瓶耐壓試驗平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行式無縫氣瓶試驗支持平臺,包括立式支架、自緊式提升機構、滑移夾緊機構、行走機構以及烘干機構。所述立式支架為折疊式門式結構,所述門式結構的正面從上至下依次焊接有柱形橫梁、第一方形橫梁、第二方形橫梁,所述柱形橫梁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滑輪;本發明為搬運常用氣瓶進行耐壓試驗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集成了專用壓力容器支撐定位、助力裝置,實現壓力容器附件拆裝的機械化,方便快捷,簡單易操作,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完成試驗,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減小勞動強度,也提高了試驗效率和安全系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柱形氣瓶耐壓試驗平臺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自行式無縫氣瓶試驗支持平臺。
背景技術
在柱形壓力容器的檢驗全流程中,不同階段對柱形壓力容器的工位狀態的需求如下:堵頭拆裝階段、稱重階段、內、外觀檢查階段、螺紋檢查階段、耐壓試驗階段、干燥階段、壓力容器應處于水平工位狀態;介質加注階段和排空介質階段壓力容器應處于豎直工位狀態。目前搬運氣瓶,進行耐壓試驗主要依靠人力或者大型的吊裝設備,由于氣瓶本身為柱形,當人用手撐在氣瓶上時不易掌控導致滑脫,極有可能對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同時,用人力的方式需要多人合作。若使用大型的吊裝設備,設備本身體積大,不易搬運,對于場地要求較大,不滿足工程實際中壓力容器檢驗工作條件差、機動距離大等特殊性要求,整個檢驗流程中壓力容器的工位變換頻繁,受壓力容器自重因素的影響,單靠人力難以完成,而且危險性大,容易造成人員受傷。工程實際應用中柱形壓力容器分散、種類多、移動難、安全檢驗作業環境有限,且當前的檢驗設備重、機動性差、技術水平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行式無縫氣瓶試驗支持平臺,本發明滿足各類柱形壓力容器技術要求,為提升工程應用壓力容器安全檢驗的科學性和可靠性提供支撐。該裝置集成了專用壓力容器支撐定位、助力裝置,實現壓力容器附件拆裝的機械化,減小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自行式無縫氣瓶試驗支持平臺,包括立式支架、自緊式提升機構、滑移夾緊機構、行走機構以及烘干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立式支架為折疊式門式結構,是推動試驗平臺行走的手扶結構,所述門式結構的正面從上至下依次焊接有柱形橫梁、第一方形橫梁、第二方形橫梁,所述柱形橫梁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滑輪,也就是自緊式提升機構的一個滑輪的固定點,其余兩根橫梁的作用是加固立式支架,由于氣瓶的質量大,在注入液體之后想要移動試驗平臺需要較大的力,所述門式結構、柱形橫梁、方形橫梁的材質均為鋼材,進一步提高了立式支架的結構強度;所述立式支架兩側分別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傾斜支架,所述傾斜支架的表面活動連接有鏈條,在提升氣瓶過程中若鋼絲繩發生斷裂,鏈條可以起到緩沖保護作用,防止氣瓶突然掉落,造成安全隱患。
進一步的,所述自緊式提升機構包括絞盤、鋼絲繩、四個滑輪以及底座,所述絞盤焊接于第二方形橫梁一側,所述底座頂端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二滑輪、第三滑輪、第四滑輪,所述鋼絲繩分別通過第一滑輪、第二滑輪、第三滑輪、第四滑輪與底座固定連接,通過這個設置,在進行實驗時,將氣瓶固定好之后,只需要轉動絞盤握把,鋼絲繩就會自動拉緊,當鋼絲繩完全繃緊以后,在力的作用下,氣瓶會逐漸傾斜上升直至到達試驗所需的角度。
進一步的,所述滑移夾緊機構包括碗型底托,所述底托的一端焊接于所述自緊式提升機構的底座頂端,且通過直角鐵加固,所述底托的另一端為移動鋼環,且通過活扣活動連接,底托和活扣主要是用來抱緊壓力容器,在拆卸堵頭時實現瓶體的周向固定,同時能夠帶動壓力容器完成起豎操作;結構旋轉端采用球環結構與壓力容器頸部配合,自動對正中心;活動端采用兩個半圓環加鉸鏈、活扣實現固定夾緊。起豎氣瓶時,鋼環套在氣瓶頸部,抬升一定高度后用活扣抱緊氣瓶,繼續抬升至所需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574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