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對擊錘鍛造GH4169合金盤類鍛件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57007.5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22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姚彥軍;朱娟娟;黃大衛;唐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宏遠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5/00 | 分類號: | B21J5/00;B21J5/02;B21J5/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孟慶浩 |
| 地址: | 713801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鍛造 gh4169 合金 鍛件 方法 | ||
1.利用對擊錘鍛造GH4169合金盤類鍛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一:毛坯入電爐按預熱溫度入爐保溫,加熱至制坯溫度,并保溫,鐓至餅坯高度;
步驟二:餅坯上下面各機加2-3mm,餅坯進行探傷腐蝕;
步驟三:采用包套材料對餅坯進行坯料保護,包套后的餅坯入電爐按預熱溫度入爐保溫,加熱至模鍛溫度,并保溫至出爐模鍛,保證設備風壓,控制錘擊次數和每錘次間間隔時間,并將鍛件冷卻至室溫;
所述加熱采取兩臺階加熱方式,先低溫預熱再升高溫保溫;
錘擊間隔時間具體控制如下:
對于直接時效工藝類型的鍛件,前10錘單次錘擊,每錘間隔時間4-5s,后續每5錘連擊后停頓4-5s,直至成型;
對于高強度工藝類型的鍛件,前10錘單次錘擊,每錘間隔時間3~4s,后續每5錘連擊后停頓3~4s,直至成型;
對于標準工藝類型的鍛件,整個過程為單次錘擊,每錘間隔時間2~3s;
步驟四:根據熱處理規程對鍛件進行熱處理;
步驟五:鍛件進行粗加工,進行探傷,表面腐蝕,并解剖一件進行理化測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坯料保護的具體操作如下:
對于直接時效工藝類型的鍛件,餅坯采取軟包套和硬包套組合的方式;
對于高強度工藝類型的鍛件,餅坯采取軟包套的方式;
對于標準工藝類型的鍛件,餅坯直接入爐加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風壓控制如下:
對于直接時效工藝類型的鍛件,起始風壓應≥0.75Mpa;
對于高強度工藝類型的鍛件,起始風壓應≥0.70Mpa;
對于標準工藝類型的鍛件,起始風壓應≥0.65Mpa。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加熱過程中加熱系數選取如下:
對于直接時效工藝類型的,保溫時間按1.5~1.6min/mm計算;
對于高強度工藝類型的,保溫時間按1.2~1.3min/mm計算;
對于標準工藝類型的鍛件,保溫時間按0.7~0.8min/mm計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溫度控制如下:
對于直接時效工藝類型的鍛件,鐓餅溫度應為990~1000℃,模鍛時溫度應為990~995℃;
對于高強度工藝類型的鍛件,鐓餅溫度應為1000~1010℃,模鍛時溫度應為1000℃;
對于標準工藝類型的鍛件,鐓餅溫度應為1020℃,模鍛時溫度應為102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變形量控制如下:
對于直接時效工藝類型的鍛件,變形量應≥40%;
對于高強度工藝類型的鍛件,變形量應≥35%;
對于標準工藝類型的鍛件,變形量應≥3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冷卻方式具體為:
對于直接時效工藝類型的鍛件,鍛后采取水冷的方式;
對于高強度工藝類型的鍛件,鍛后采取風冷的方式;
對于標準工藝類型的鍛件,鍛后采取空冷的方式。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擊指一分鐘內錘擊頻次:25~35次。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擊錘的規格為630KJ。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宏遠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陜西宏遠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5700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