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城市路面探傷檢測器及其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56002.0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480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彭培火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3 | 分類號: | G01N3/303;G01N3/62;G01N3/02;E01C23/01 |
| 代理公司: | 重慶以知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26 | 代理人: | 高建華 |
| 地址: | 1000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城市 路面 探傷 檢測器 及其 終端 | ||
本發明公開了檢測儀器領域的一種城市路面探傷檢測器及其終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緩沖組件回位方向不特定,從而使傳感器與彎沉盆脫離接觸的缺陷,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技術方案包括位于上方的穩載平臺和位于下方的承載臺,行程桿包裹有重力錘,所述承載臺表面設有緩沖組件;所述緩沖組件從上到下依次分為橡膠層、拉簧層和點觸層,所述拉簧層內帶有對置式的若干組拉簧,所述橡膠層帶有圓柱形的凸起,凸起沿橡膠層的中心處圍成矩形矩陣,由于重力錘與橡膠層的接觸時間變大,限制了拉簧的回位方向,因此拉簧回位時,只能朝向遠離橡膠層的方向回位,同時增加第一感應器的測量時間,便于數據收集的正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檢測儀器領域,具體是一種城市路面探傷檢測器及其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里程數的逐年增長,對高速公路實現科學的管理,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路面技術設計的重要指標是容許彎沉值。落錘式彎沉儀(FWD)這種動態檢測設備對路基路面彎沉的無損檢測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對FWD的開發和應用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FWD測定路面的動態彎沉,并可以反算路面的回彈模量。我國《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III059-95)也已將FWD列為彎沉檢測設備,對更深一步的開發使用FWD,充分發揮FWD的優點,準確的評價路面的結構狀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落錘式彎沉儀中的彎沉傳感器及荷載傳感器,由于自身設計原理的原因,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它們的標定參數會發生漂移,結果將導致檢測數據不準確。如果不及時進行重新校準,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將得不到保障,直接影響檢測工作的公正性。路面彎沉作為評價道路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檢測數據必須準確可靠,這就需要廠家具備準確的校準平臺。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現有技術公告號為CN104313987A的技術方案公開了一種落錘式彎沉儀的移動標定裝置,這種裝置除了具備前述移動標定裝置的便攜性、經濟性和易用性以外,其標定方法的原理簡單,計算量小,標定裝置與彎沉儀的輸出彎沉量校準系數即兩者之比,可實現快速、移動標定。
但是上述方案中緩沖層組件在壓力消失后回彈的方向是朝向兩端,鑒于這種回彈方式,會導致傳感器與彎沉盆脫離接觸,或是裝置整體向上回彈導致數據帶有誤差。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限定緩沖組件回位方向以增加測量精度的城市路面探傷檢測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城市路面探傷檢測器包括位于上方的穩載平臺和位于下方的承載臺,所述穩載平臺和承載臺之間連接有豎向的行程桿,行程桿包裹有重力錘,所述承載臺表面設有緩沖組件;
所述緩沖組件從上到下依次分為橡膠層、拉簧層和點觸層,所述拉簧層內帶有對置式的若干組拉簧,所述橡膠層帶有圓柱形的凸起,凸起沿橡膠層的中心處圍成矩形矩陣,所述凸起位于拉簧的空隙處,且凸起之間的間距小于凸起高度的一半;
還包括位于承載臺下方的皮碗組,所述皮碗組的豎向中軸線處帶有第一感應器,且第一感應器位于橡膠層中心處的正下方。
采用上述方案后實現了以下有益效果:1、相對于超聲測量的現有技術,本技術方案以重力錘對承載臺進行施壓,從而釋放脈沖荷載,從而使路面產生瞬時變形,隨后對變形程度進行分析以形成彎沉盆,根據彎沉盆評價路面的承載能力從而通過常規數據對比檢測路面是否產生傷痕。
2、相對于采用釋放脈沖荷載的現有技術,本技術方案中由于凸起圍成矩形矩陣,所以當凸塊受到重力錘的沖擊時凸塊變得扁平,由于凸起之間的間距小于凸起高度的一半,所以相鄰凸塊之間圍成相互連接的扁平兜,此時扁平兜內由于重力錘的沖擊從而氣壓減少形成負壓,負壓對重力錘產生吸引力增大重力錘與橡膠層的接觸時間,從而緩釋重力錘的沖量,延長使用壽命,同時由于重力錘與橡膠層的接觸時間變大,限制了拉簧的回位方向,因此拉簧回位時(以重力錘即將離開橡膠層的瞬時時刻作為回位節點),只能朝向遠離橡膠層的方向回位,進一步將皮碗組的第一感應器貼近產生形變的路面提升測量的精度,同時增加第一感應器的測量時間,便于數據收集的正確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建筑大學,未經北京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560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