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帶寫專用半熟宣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54766.6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34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胡明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明富 |
| 主分類號: | D21H27/00 | 分類號: | D21H27/00;D21H11/12;D21H11/00;D21H17/66;D21F13/02;B44D3/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胡璇 |
| 地址: | 723000 陜西省漢中***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帶寫 專用 宣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工帶寫專用半熟宣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宣紙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一種工帶寫專用半熟宣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檀皮紙漿20?40份,燎草紙漿20?35份,構樹皮漿40?50份;以實現利用宣紙的制備材料來進行寫作紙的制備,使其具備符合寫作紙要求墨水擴散速度性能的目的。本發明還包括一種工帶寫專用半熟宣紙的制備方法,包括S1:漿料制備:S2:原漿混合:S3:抄紙:S4:將S3抄成的紙張重疊放在瀝水臺上,堆疊后用平面壓榨機進行壓榨制成紙餅,再將紙餅進行烘干干燥;S5:將干燥后的紙餅放置在發水臺上,用清水浸透,再濾水,讓紙餅松層;S6:將松層的紙餅上的紙張揭下,單張進行烘干干燥即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宣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工帶寫專用半熟宣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造紙術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宣紙是傳統手工紙品最杰出的代表,居文房四寶之首。宣紙的生產始于唐朝,經世代相傳,生產工藝不斷提高,截止目前,多種宣紙的生產工藝已完全成熟、定型,且質量穩定。
宣紙的種類繁多,按物料配比不同,可分為棉料、凈皮、特凈、全皮四大類,同類宣紙還有生宣、熟宣和半熟宣之分。人們知道,寫意山水多用生宣,繪工筆畫多用熟宣。事實上,同一品種宣紙尚存在著特性上的差異,所謂特性,是指宣紙對水墨滲透的快慢、吸水性和潤顯性的強弱、墨韻變化的難易程度、收水暈墨彰顯能力、能否產生渾厚華滋的藝術效果等。特性差異主要源自于造紙漿料配比不同和制作工藝的差別。一種宣紙有一定的特性,究竟哪-種宣紙最適合書法,或山水畫,或人物花鳥畫,或工筆畫,或兼工帶寫,由于至今沒有這方面的精準分類,因此長期以來,使用者只能在現有品種中選擇。
在一般使用者中,經常出現把適宜于書畫的宣紙用來做工筆,將適宜于工筆的宣紙用做書畫的狀況;對書畫家而言,盡管基本選擇不會出錯,但要在同類宣紙中選到適合自己特點的宣紙并不容易,選紙過程很費時、費錢、費精力,選紙不當就不利于特長發揮,還會造成靈感錯失,難以產出優秀的作品。
目前宣紙大多都是以青檀皮作為主要原料,由于青檀皮的成本較高,因此也造成了宣紙生產廠家的生產成本較高的問題,但是目前的宣紙,如果降低了青檀皮的使用,那么對于宣紙成品的性能有較大的影響。
并且對于一般而言,寫作紙與作畫的宣紙不同,因此,對于宣紙的生產廠家而言,其利用宣紙的原料很難做出復合使用需求的用于寫作的宣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帶寫專用半熟宣紙,以實現利用宣紙的制備材料來進行寫作紙的制備,使其具備符合寫作紙要求墨水擴散速度性能的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手段:
首先,一種工帶寫專用半熟宣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檀皮紙漿10-20份,燎草紙漿5-15份,構樹皮漿40-50份,沙田稻草30-40份。
進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檀皮紙漿12-18份,燎草紙漿8-12份,構樹皮漿42-48份,沙田稻草32-38份。
更進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檀皮紙漿15份,燎草紙漿10份,構樹皮漿45份,沙田稻草35份。
其中,對于宣紙的配方而言,整個宣紙中將青檀皮紙漿的用量大幅降低,為了彌補宣紙特性上因為青檀皮紙漿用量降低而帶來的影響,添加燎草紙漿和構皮來彌補宣紙成品的韌性,避免宣紙成品過脆并且避免出現硬度較高的問題。并且針對于書法寫作的特性,因為書法寫作時不能讓紙張具有常見宣紙良好的浸墨性,因而利用增加宣紙強度的構樹皮用量,來減小燎草紙漿和青檀皮紙漿所帶來的對墨水擴散促進,進而在增加了構樹皮后,一方面減小墨水的擴散,另一方面還與沙田稻草一起對紙張的韌性進行增強,并且能夠制備出墨水擴散速度適中最適合工筆寫、畫的宣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明富,未經胡明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547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