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優質供港黑豬的育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53225.1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411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帥軍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金旭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錢學宇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優質 供港黑豬 育種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農業新品種豬的養殖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優質供港黑豬的育種方法。該方法是通過利用漢普夏公豬和藍塘母豬交配獲得子一代終端父本,子一代終端父本與杜洛克母豬交配后經選留獲得子二代的優質供港黑豬種。該種育種方法是通過利用杜洛克母豬改善了黑豬的肉質口感,而且通過該種育種方法培養獲得的黑豬具有耐高溫、瘦肉率高、生長速度快、毛色純且黑、肉質顏色鮮亮,紋路清晰。同時,該種育種方法獲得的黑豬后期肌內脂肪含量沉積明顯,而且在克服了現代大長度豬種腹大、臀部扁平、四肢較短、體型較矮不均勻、肥肉多和瘦肉率含量低等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黑豬的生長速度,并保證了瘦肉率的高含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新品種豬的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優質供港黑豬的育種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之前很多年,對豬的遺傳改良大多主要集中在提高生長速度和酮體瘦肉率方面,發達國家通過在標準化飼養條件下,經過長期的選育,已經商品瘦肉豬的日增重、飼料利用率和酮體瘦肉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水平,但隨著這些性能的提高,肌肉品質出現了變劣質的趨勢。
同時,目前市面上市售的商品豬大多數都是大白豬、長白豬等,黑豬的種類較少,黑豬的品種也較少,而且大多數黑豬都屬于地方性黑豬豬種。
黑豬,在中國已有近五千年馴養史,濟南南部山區舜耕一帶的九重天豢龍巖遺址和今濟陽徒河流域都是上古畜牧業養殖的重要傳承地。16世紀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專門設有獸部豕科,記載了黑豬各部件不同的藥用價值,彌足珍貴。
黑豬肉的顏色為最佳鮮紅色,24h肉色評分3.17,pH值為6.28,保水力 73.89%,肌內脂肪含量為3.48%,肌肉嫩度為3.66kg(剪切值)等肉質指標均優長白豬和大約克豬等外來瘦型豬種;對肉的風味起關鍵作用的四種氨基酸:蘇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和賴氨酸以及半胱氨酸的含量,黑豬明顯高于長白豬等外來豬種;和游離氨基酸一起構成肉質鮮美的核苷酸的含量,肉明顯高于大約克豬次黃嘌呤核苷酸的含量出現高峰在屠宰后的1—4天,保證了黑豬肉味鮮美,保鮮時間長;黑豬肌肉中總的不飽和脂肪酸明顯高于長白豬,尤其含氨基酸(胱氨酸)含量較高,食用后對人體有較高的營養和保健作用;黑豬肌纖維數較外來的品種多,纖維的直徑均比外來的諸種的細嗎,食用肉質細嫩、口感好;黑豬肉包含豐厚的鐵質、蛋白質和維他命,這些都是崇尚節食的現代人極缺乏的營養素,特別膽固醇含量和脂肪都比普通豬肉低,黑豬肉在脂肪方面依然含量低得多。黑豬肉所含的“全蛋白質”更能輔佐修補人體組織,常吃黑豬肉能提供平衡安康的營養素,讓現代人在節食中仍然可取得礦物質、維他命和蛋白質,長保安康。與普通豬肉相比擬,更是不難發現黑豬肉的優點,而這些優點常常是普通豬肉遠遠比不上的。
大量實踐證明,我國的大多是白豬具有生長速度快,飼料報酬高,背膘薄等特性。地方性黑豬具有肥肉多,生長速度慢,不具有耐粗飼料、不耐高溫、肉質顏色和口感均較差等特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地方性黑豬具有肥肉多,生長速度慢,不具有耐粗飼料、不耐高溫、肉質顏色和口感均較差等特性的問題,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優質供港黑豬的育種方法。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優質供港黑豬的育種方法,所述育種方法包括選用漢普夏公豬與藍塘豬母豬交配得到F1代種公豬,選留黑色漢藍F1 代種公豬作為父本與杜洛克母豬作為母本進行雜交,生產培育獲得F2代仔豬,即為優質供港黑豬。
作為優選地,所述黑色漢藍F1代種公豬的體型外貌的選育目標包括:
毛色:F1代仔豬四肢均為純黑色;
體長:F1代仔豬性成熟時,母豬體長不小于98厘米,公豬體長不小于99 厘米;
體高:F1代仔豬性成熟時,公豬和母豬的體高均不小于56厘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金旭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北金旭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532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