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新型覆蓋劑回收易氧化銅合金廢料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52960.0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794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永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工恒昌新材料滄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7/00 | 分類號: | C22B7/00;C22B1/00;C22B9/10;C22B15/14 |
| 代理公司: | 蘇州言思嘉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劉巍 |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滄州市滄州經***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新型 覆蓋 回收 氧化 銅合金 廢料 方法 | ||
1.一種采用新型覆蓋劑回收易氧化銅合金廢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對收集到的廢雜銅進行分揀和去雜處理;
S2,對分揀后的廢雜銅進行預處理,將廢雜銅放入清洗桶中,然后在清洗桶中設置超聲波發生器,再往清洗桶中加入醋酸,使醋酸漫過廢雜銅的表面;
S3,按目標產品組成對各類廢雜銅進行配比;
S4,按配比將各物料送至熔煉爐,進行熔煉和精煉;
對熔體成分進行爐前分析,對超標元素進行熔劑除雜精煉,熔煉溫度為1010-1120℃,先進行除錫精煉,反應時間15-30分鐘;攪拌靜置后進行除鐵精煉,反應時間15-30分鐘,攪拌、加新型覆蓋劑;
新型覆蓋劑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石墨粉30~50份,硼砂10~25份,碳酸鈣10~25份,碳酸鈉5~15份,三氧化二鋁1~8份,氟化鈣1~8份,氯化鉀1~8份;
再次進行爐前化學成分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進行沖淡補償;
爐前化學成分分析合格后,轉入保溫爐,在1000-1080℃下保溫;通過結晶器水平連鑄成所需規格的圓形鑄錠或扁鑄錠,鑄造溫度1000-1080℃,鑄造速度4-12米/時,冷卻水出水溫度30~50℃;即得到鑄錠;
S5,根據產品要求,對鑄錠進行后續熱加工、冷加工,制造出標準合金銅加工產品;
S6,對熔煉爐灰經過球磨,爐灰中裹夾的銅合金顆粒會被磨扁,其它渣滓被磨碎,過5mm篩,對篩上物進行強磁除鐵后,即得到淘洗砂頭;
對篩下物進行水洗,水洗物經過多級沉淀后,水循環再用,收得沉淀泥;所述沉淀泥中鋅元素含量45-50%,銅元素含量4.0-5.5%,用于再生電解回收電解鋅產品,電解過程同時回收有價銅;用此原料生產的再生電解鋅,含鉛量0.2-0.5%,得到再生鉛鋅。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新型覆蓋劑回收易氧化銅合金廢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利用剝皮機去除廢雜銅的塑料外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新型覆蓋劑回收易氧化銅合金廢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按配比將各物料送至熔煉爐,進行熔煉和精煉;
對熔體成分進行爐前分析,對超標元素進行熔劑除雜精煉,熔煉溫度為1010℃,先進行除錫精煉,反應時間15分鐘;攪拌靜置后進行除鐵精煉,反應時間15-30分鐘,攪拌、加新型覆蓋劑;
新型覆蓋劑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石墨粉30份,硼砂10份,碳酸鈣10份,碳酸鈉5份,三氧化二鋁1份,氟化鈣1份,氯化鉀1份;
再次進行爐前化學成分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進行沖淡補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新型覆蓋劑回收易氧化銅合金廢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按配比將各物料送至熔煉爐,進行熔煉和精煉;
對熔體成分進行爐前分析,對超標元素進行熔劑除雜精煉,熔煉溫度為1050℃,先進行除錫精煉,反應時間22分鐘;攪拌靜置后進行除鐵精煉,反應時間20分鐘,攪拌、加新型覆蓋劑;
新型覆蓋劑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石墨粉40份,硼砂15份,碳酸鈣20份,碳酸鈉10份,三氧化二鋁5份,氟化鈣5份,氯化鉀4份;
再次進行爐前化學成分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進行沖淡補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新型覆蓋劑回收易氧化銅合金廢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按配比將各物料送至熔煉爐,進行熔煉和精煉;
對熔體成分進行爐前分析,對超標元素進行熔劑除雜精煉,熔煉溫度為1120℃,先進行除錫精煉,反應時間30分鐘;攪拌靜置后進行除鐵精煉,反應時間30分鐘,攪拌、加新型覆蓋劑;
新型覆蓋劑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石墨粉50份,硼砂25份,碳酸鈣25份,碳酸鈉15份,三氧化二鋁8份,氟化鈣8份,氯化鉀8份;
再次進行爐前化學成分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進行沖淡補償。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新型覆蓋劑回收易氧化銅合金廢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所述新型覆蓋劑的制備方法為:將石墨粉、硼砂、碳酸鈣、碳酸鈉、三氧化二鋁、氟化鈣和氯化鉀研磨成粉末后混合均勻得到新型覆蓋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工恒昌新材料滄州有限公司,未經國工恒昌新材料滄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5296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