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河道管理的污泥處理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47580.8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758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翠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翠霞 |
| 主分類號: | E02F3/88 | 分類號: | E02F3/88;E02F5/28;B02C18/06;B03C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29200 內蒙古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河道 管理 污泥 處理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河道管理的污泥處理設備,包括固定箱、支撐桿、移門、進污管、出污管、發電機構和收集機構,發電機構包括發電機、轉桿、槳葉、固定桿和蓄電池,所述收集機構包括電磁鐵、橫桿、連接組件和切割組件,該用于河道管理的污泥處理設備通過收集機構實現對鐵資源的收集,與現有的收集機構相比,該收集機構通過污泥的沖擊力實現對發電機的發電,從而實現對電磁鐵的供電,并且通過污泥的沖擊力還能實現對磁鐵的轉動,從而使得磁鐵更好的實現對鐵資源的吸附,通過切割組件防止垃圾對出污管的堵塞,使得污泥更好的通過出污管排出,同時通過連接單元和定位單元的配合,便于實現對收集機構的拆卸,從而便于清潔,提高了使用的實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河道管理的污泥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河水流經的路線,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為了美化我們所居住的城市,常常需要對城市的各個方面進行管理清潔,在歷史長河中,水是生命之源,人們一般都是生活在河道的兩岸,而伴隨著河道的流動,河道中常常會由于污泥太多,堵塞河道,而被污泥堵塞的河道常常會由于水體不流動,而導致水質變臭,影響城市建設形象,所述工作人員在對河道進行治理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將河道中的污泥抽出進行掩埋或者再利用,而抽出的河道污泥中常常含有很多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鐵制品,直接將污泥進行掩埋,則造成對鐵資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河道管理的污泥處理設備。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河道管理的污泥處理設備,包括固定箱、支撐桿、移門、進污管、出污管、發電機構和收集機構,所述固定箱豎向設置,所述固定箱的一側設有開口,所述移門位于開口處,所述移門與開口的一側鉸接,所述移門與開口密封且滑動連接,所述進污管設置在固定箱的一側,所述進污管與固定箱的一側連通,所述出污管設置在固定箱的底端,所述出污管與固定箱的底端連通,所述支撐桿有兩根,兩根支撐桿分別豎向設置在固定箱的底端,兩根支撐桿分別設置在出污管的兩側,所述發電機構設置在進污管內,所述收集機構設置在固定箱內;
所述發電機構包括發電機、轉桿、槳葉、固定桿和蓄電池,所述蓄電池設置在進污管內,所述發電機設置在進污管的上方,所述槳葉設置在進污管內,所述轉桿設置在槳葉和發電機之間,所述轉桿的一端安裝在發電機上,所述轉桿的另一端通過進污管與槳葉連接,所述槳葉與轉桿傳動連接,所述蓄電池設置在發電機的上方,所述蓄電池與發電機電連接,所述固定桿設置在發電機和固定箱之間,所述發電機通過固定桿與固定箱連接;
所述收集機構包括電磁鐵、橫桿、連接組件和切割組件,所述橫桿水平設置在固定箱內,所述電磁鐵為圓柱形,所述電磁鐵有兩根,兩根電磁鐵分別豎向設置在橫桿的兩端,所述電磁鐵位于橫桿和固定箱底端的內壁之間,所述電磁鐵位于進污管的一側;
所述切割組件設置在出污管和橫桿之間,所述切割組件包括連桿和刀片,所述刀片設置在出污管內,所述連桿豎向設置在橫桿和刀片之間,所述連桿的一端與橫桿的中部連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刀片連接,所述刀片通過連桿與橫桿傳動連接;
所述連接組件包括定位桿、軸承座、連接單元和定位單元,所述定位桿水平設置在橫桿的上方,所述軸承座設置在定位桿靠近橫桿的一側,所述連接單元設置在軸承座和橫桿之間,所述連接單元包括支桿、連接桿、限位桿、限位塊和限位機構,所述支桿豎向設置在橫桿的上,所述支桿與橫桿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設置在支桿的上方,所述連接桿通過軸承座與定位桿連接,所述連接桿與支桿同軸設置,所述連接桿遠離定位桿的一端設有凹槽,所述限位塊設置在凹槽內,所述限位桿設置在限位塊和支桿之間,所述限位桿的一端與支桿連接,所述限位桿的另一端與限位塊連接,所述限位塊為半圓形,所述限位塊的圓心位于限位桿上,所述限位機構有兩個,兩個限位機構分別設置在限位桿的兩側,所述限位機構包括抵靠桿和彈簧,所述凹槽兩側的內壁上分別設有一條條形限位槽,所述抵靠桿的兩端分別位于兩條限位槽內,所述抵靠桿與限位槽滑動連接,所述彈簧設置在抵靠桿遠離限位桿的一側,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抵靠桿的中部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凹槽的內部連接,所述彈簧與限位槽平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翠霞,未經王翠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475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