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識別城市暴露垃圾的目標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46774.6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607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孫德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再云圖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20/00 | 分類號: | G06V20/00;G06V10/82;G06V10/762;G06V10/764;G06V10/774 |
| 代理公司: | 重慶蘊博君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 地址: | 401329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識別 城市 暴露 垃圾 目標 檢測 方法 | ||
1.一種識別城市暴露垃圾的目標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采用手機拍攝城市中分布的暴露垃圾照片并整理作為源數據集S;
S2:標注暴露垃圾的位置和類別,使用labelImg數據標注工具,對照片中的暴露垃圾的位置進行標注,對照片中的暴露垃圾的類別進行標注,生成xml數據;
S3:結合所述xml數據,轉換源數據集S為COCO格式的數據集CS;
S4:零-均值規范化CS數據集,記作數據集ZCS;
S5:在數據集ZCS上,選取部分數據集作為數據集tes_ZCS,余下部分數據集中選取部分數據作為數據集val_ZCS,剩余部分作為數據集tra_ZCS;
S6:訓練暴露垃圾識別模型,基于PP-YOLO在數據集tra_ZCS上學習識別暴露垃圾,根據識別模型在數據集tes_ZCS上的測試結果,選取測試mAP值排名第一的訓練模型,并對此模型進行剪裁、優化,轉化成推理模型,得到暴露垃圾的識別模型;
S7:獲取城市墻邊、角落、地面、垃圾桶處的暴露垃圾識別圖片數據,采用暴露垃圾識別模型判斷其是否有堆放、零散分布、爆滿而出的暴露垃圾;
所述步驟S5中,對經過數據轉換,零-均值預處理的ZCS數據集,在切分時,按照比例1:1:3,劃分為數據集tes_ZCS,數據集val_ZCS和數據集tra_ZCS;
所述步驟S6中,PP-YOLO的骨架網絡采用ResNet50;
采用kmeans算法在數據集CS上計算城市暴露垃圾的錨點,作為步驟S6建模過程中錨框的可選尺寸集;
模型訓練好后根據mAP指標選取在測試集中表現超過預設值的模型,使用PaddleSlim對模型剪裁,最后將裁剪后的模型導出為推理模型,完成城市暴露垃圾的目標檢測識別建模;
PaddleSlim是模型壓縮工具庫,包含模型剪裁、定點量化、知識蒸餾、超參搜索和模型結構搜索模型壓縮策略;
PP-YOLO網絡中的損失計算,根據預測結果,分為四部分;其中位置信息損失是簡單的平方差,而置信度和類別概率損失為二分類交叉熵,總的損失函數表示為:
公式中第一項是邊界框中心坐標的誤差項,第二項是邊界框的高和寬的誤差項,第三項是包含目標的邊界框的置信度誤差項,第四項是不包括目標的邊界框的置信度誤差項,第五項是包括目標單元格的分類誤差項;
其中βcoord,βnoobj為權重系數,通常邊界框坐標預測誤差,采用較大的權重值βcoord=5,而不包含目標的邊界框置信度誤差,或者,采用較小的權重值βnoobj=0.5,其它權重值均設為1;S×S表示網格的大小,k為單個單元格繪制的錨框個數,表示特征網格的第i個單元格存在目標,表示該單元格的第j個邊界框負責預測該目標,而表示特征網格的第i個單元格不存在目標,且第j個邊界框負責預測該單元格為背景;c屬于類別集合classes,代表其中一個類別,pi(c)表示第i個單元格為類別c的概率,p'i(c)為第i個單元格為類別c的預測概率;ci為第i個單元格是類別c的置信度,單元格屬于類別c為1,否則為0,c'i為第i個單元格是類別c的預測置信度;tx,ty,tw和th為表示真實框位置的四個參數,t'x,t'y,t'w和t'h為表示預測框位置的四個參數;
按類別繪制PR曲線,曲線的下面積即為對應類別的AP值,針對COCO格式的數據,計算AP值采用101個插值點,即在recall坐標軸上,每隔0.01取一個點,總共取101個,則AP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pi表示第i個點下精確率的值,Ri表示第i個點下召回率的值;
mAP是各類別AP值的平均值,假設檢測的總類別數為C,第i類的AP值為AP(i),則mAP值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再云圖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再云圖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4677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