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沖壓拉延模內壓邊成型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46670.5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752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曉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京力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22/22 | 分類號: | B21D22/22;B21D37/10;B21C5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宋萍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沖壓 拉延 模內壓邊 成型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沖壓拉延模內壓邊成型裝置,包括上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的下端設置有落廢片(13),所述落廢片(13)與上模(3)設置為貼合,所述落廢片(13)上設置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設置為圓孔狀,所述通孔(14)的深度與落廢片(13)的厚度設置為一致,所述上模(3)的下端設置有下模(4),所述下模(4)與上模(3)設置為貼合,所述下模(4)與上模(3)通過液壓桿連接,所述下模(4)的一側設置有側固定架(15),所述側固定架(15)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側固定架(15)呈對稱布置,所述側固定架(15)與下模(4)設置為一體狀,所述側固定架(15)的一側設置有連接頭(16),所述連接頭(16)設置有多個,所述連接頭(16)與下模(4)設置為一體狀,所述上模(3)的底端面設置有上壓邊(17),所述上壓邊(17)設置有四個,四個所述上壓邊(17)呈矩形四角狀布置,所述上模(3)上設置有間隔板(8),所述間隔板(8)設置為矩形板狀,所述間隔板(8)呈“十”字狀布置,所述間隔板(8)與上模(3)設置為一體狀,所述間隔板(8)上設置有固定外框(9),所述固定外框(9)設置為矩形框狀,所述固定外框(9)與間隔板(8)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外框(9)的內部設置有氮氣缸(10),所述氮氣缸(10)設置有四個,四個所述氮氣缸(10)呈矩形四角狀布置,所述氮氣缸(10)與固定外框(9)固定連接,所述氮氣缸(10)上設置有連通管(11),所述連通管(11)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連通管(11)的一端連通于同一氣管,所述連通管(11)上設置有氣泵(12),所述氣泵(12)與氮氣缸(10)通過氣管與連通管(11)連接,所述氣泵(12)與上模(3)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沖壓拉延模內壓邊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的上端設置有上固定板(1),所述上固定板(1)設置為 矩形板狀,所述上固定板(1)與上模(3)固定連接,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端面設置有第一鏤槽(2),所述第一鏤槽(2)設置為倒“T”狀,所述第一鏤槽(2)設置有多個,相鄰兩個所述第一鏤槽(2)之間的距離設置為一致,所述第一鏤槽(2)的長度與上固定板(1)的長度設置為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沖壓拉延模內壓邊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端設置有下固定板(5),所述下固定板(5)設置為矩形板狀,所述下固定板(5)的形狀大小與上固定板(1)的形狀大小設置為一致,所述下固定板(5)的上端面設置有第二鏤槽(6),所述第二鏤槽(6)設置為倒“T”狀,所述第二鏤槽(6)設置有多個,相鄰兩個所述第二鏤槽(6)之間的距離設置為一致,所述第二鏤槽(6)的長度與下固定板(5)的長度設置為一致,所述第二鏤槽(6)的一側設置有鏤孔(7),所述鏤孔(7)設置有多組,所述鏤孔(7)每組設置有多個,相鄰兩個第二鏤槽(6)之間設置有一組鏤孔(7),所述鏤孔(7)的深度與下固定板(5)的厚度設置為一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沖壓拉延模內壓邊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4)上設置有限位板(18),所述限位板(18)的厚度與下模(4)通過螺柱連接,所述限位板(18)的上端設置有工件槽(19),所述工件槽(19)的深度與限位板(18)的厚度設置為一致,所述工件槽(19)后端的一側設置有下壓邊(20),所述下壓邊(20)設置有多個,所述下壓邊(20)與下模(4)設置為一體狀。
5.一種沖壓拉延模內壓邊成型裝置的使用方法,基于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沖壓拉延模內壓邊成型裝置實現,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使用者可以在落料工序中通過落廢片(13)上的通孔(14)來對上模(3)的壓料器平衡塊進行調整處理
步驟二:再通過連通管(11)所串聯的氮氣缸(10)來實現對材料的均勻處理,同時通過對其輸出的壓力表進行觀察,即可快速了解壓力均勻;
步驟三:同時在對工件進行沖壓時,則可以通過機臺自帶的頂缸壓邊圈形式來實現下模(4)壓邊處理,同時再通過上模(3)重載氮氣缸(10)來實現壓料處理;
步驟四:最后也可以通過呈上模(3)與下模(4)壓邊的技術,來保證材料的兩個方向走料,進而實現對材料四周流料的順暢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京力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京力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4667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分揀功能碼垛機器人
- 下一篇:一種切片打印順序優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