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折流板及管殼式換熱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44523.4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69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繼武;蔣生喜;張仁;張慶和;常紹鋒;賈延峰;牛鐵軍;徐文貴;李子木;趙地;孫國勝;郭卓群;張鐵柱;趙鴻宇;孫嵐;時寶成;范伯翹;郭琦;劉宇;侯少杰;谷永輝;高英雷;謝英明;朱寧;辛海峰;王庚峰;代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能吉林發電有限公司農安生物質發電廠 |
| 主分類號: | F28F9/24 | 分類號: | F28F9/24;F28D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安志嬌 |
| 地址: | 130200 吉林省長春***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折流板 管殼 換熱器 | ||
本發明涉及熱交換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折流板,包括板體,設有連通部,且在所述板體的中部設有貫通部;殼體,設于所述板體的一側,且與所述貫通部的位置相對應,并在所述殼體的側壁上設有多個介質通道。通過將該折流板設置成此結構,可以強化換熱器內殼程介質的湍流,從而減少換熱器內的死區范圍,達到強化第一介質對第二介質的傳熱效率的目的,從而提高換熱效率;并且,具有該折流板的換熱器在使用時,延續了管殼式換熱器適應性強的特點,同時,換熱面積可按需增加或減少的特點,提高經濟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交換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折流板及管殼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管殼式換熱器是化工、石油、動力、食品及其他許多工業部門的通用設備,在生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管殼式換熱器的設計制造過程中,我們發現在管殼式換熱器主要分為折流板式、折流桿式、套管式等結構型式。
管殼式換熱器設備的選型主要是按照現場安裝位置、環境、操作運行參數等設計基本條件進行換熱計算、結構設計,換熱器的設計滿足于工業運行系統整體的額定設計工況。換熱器的設計多半是依靠多年的設計經驗與實際運行情況反復驗證調整,使理論設計計算盡可能的與實際運行結果一致,最終確定相對固定的換熱器選型設計。一旦運行工況變動較大,換熱器就需要重新設計制造,浪費生產資源。
非標準化的常規換熱器設計,在全國換熱器設計制造單位中各家企業均有各自不同的計算標準及設計選型原則,面對同樣的設計選型參數可能得到不同的選型結果,選型差異較實際運行一般都保持在± 30%,因此,降低了換熱器的通用性,同時,該種現象在目前市場環境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換熱器的通用性較差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通用性強的折流板及換熱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折流板,包括板體,設有連通部,且在所述板體的中部設有貫通部;殼體,設于所述板體的一側,且與所述貫通部的位置相對應,并在所述殼體的側壁上設有多個介質通道。
可選的,所述介質通道的延伸方向呈傾斜設置。
可選的,所述連通部環繞在所述貫穿部的外周;且所述連通部由多個間隔設置通孔組成。
可選的,所述殼體為一端封閉的筒體,所述筒體的開口與所述貫通部相連通;多個所述介質通道按預定間隔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側壁上。
可選的,所述板體和所述殼體為一體成型件。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管殼式換熱器,包括所述的折流板。
可選的,還包括本體,所述折流板間隔設于所述本體內,所述折流板的貫穿部和介質通道用于流通第一介質。
可選的,還包括連通管,與所述本體同軸設置;所述連通管貫穿所述折流板的連通部,所述連通管用于流通第二介質。
還包括設于所述本體兩端的管體,所述管體與所述折流板的貫穿部密封連接。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提供的折流板,包括板體,設有連通部,且在所述板體的中部設有貫通部;殼體,設于所述板體的一側,且與所述貫通部的位置相對應,并在所述殼體的側壁上設有多個介質通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能吉林發電有限公司農安生物質發電廠,未經華能吉林發電有限公司農安生物質發電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445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軸端發電裝置及鐵路車輛
- 下一篇:充氣拉伸分散式防偽顆粒印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