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塵防水濺浸入的光電編碼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44474.4 | 申請日: | 2020-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629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天甜;王萬年;唐慧;唐洪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科達自動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11/24 | 分類號: | G01D11/24;G01D5/26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塵 防水 浸入 光電 編碼器 | ||
本發明公開了防塵防水濺浸入的光電編碼器,包括:防塵殼,所述防塵殼底部左側壁和前側壁外壁均設置有通風口,所述通風口外部設置有密封機構,所述密封機構包括縱向設置在所述通風口兩側的縱向卡槽,所述縱向卡槽底部橫向設置有橫向卡槽,所述縱向卡槽底部之間卡設有底板,本發明構思巧妙,通過設置防塵殼以及保護殼,能夠實現對光電編碼器的雙重保護,通過設置通風口以及密封機構,能夠實現對防塵殼以及保護殼的通風散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電編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防塵防水濺浸入的光電編碼器。
背景技術
光電編碼器,是一種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軸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為脈沖或數字量的傳感器,主要應用于各種數控設備,是目前應用最多的一種傳感器,光電編碼器主要由光柵和光電檢測裝置構成,在伺服系統中,光柵與電動機同軸致使電動機的旋轉帶動光柵的旋轉,再經光電檢測裝置輸出若干個脈沖信號,根據該信號的每秒脈沖數便可計算當前電動機的轉速。光電編碼器是利用光柵衍射原理實現位移-數字變換的,它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數字化檢測裝置。近10幾年來,在制藥、食品、印刷、煙草、機械等行業,在數控機床、機器人、雷達、光電經緯儀、地面指揮儀、高精度閉環調速系統、伺服系統等諸多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現有的光電編碼器不能適用于嚴酷的工作環境,密封性和散熱性能較差,不能實現在惡劣環境下正常工作。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防塵防水濺浸入的光電編碼器。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防塵防水濺浸入的光電編碼器,包括:
防塵殼,所述防塵殼底部左側壁和前側壁外壁均設置有通風口,所述通風口外部設置有密封機構,所述密封機構包括縱向設置在所述通風口兩側的縱向卡槽,所述縱向卡槽底部橫向設置有橫向卡槽,所述縱向卡槽底部之間卡設有底板,所述底板頂部活動設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與所述底板之間設置有連接機構,所述連接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底板和密封板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之間設置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的兩端均設置有第一彈簧;所述密封板頂部內壁均勻設置有第二棘齒,所述第二棘齒與設置在所述防塵殼外壁的第一棘齒相配合;
保護殼,所述保護殼設置在所述防塵殼內部,所述防塵殼內底部橫向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表面設置有光電編碼器本體,所述光電編碼器本體右側設置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右側設置有控制器;
壓實機構,所述壓實機構設置在所述密封板上方,所述壓實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密封板頂部的按壓板,所述按壓板上表面垂直設置有壓桿,所述壓桿頂部橫向設置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前端設置有轉向軸,所述轉向軸向下延伸至所述防塵殼內部,所述防塵殼內壁設置有一對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間轉動設置有圓筒,所述轉向軸穿過所述圓筒,且圓筒底部設置有軸承,所述圓筒外壁交叉設置有第一導向槽和第二導向槽,所述圓筒的兩端水平設置有圓板,所述圓板右側對稱設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分別與所述第一導向槽和第二導向槽相對應,所述圓筒的右側設置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防塵殼底部內壁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對應所述圓筒右側設置有支架,所述支架頂端設置有驅動軸,所述驅動軸末端與設置在所述防塵殼外壁的電機連接,所述驅動軸的前端設置有第一驅動輪,所述第一驅動輪外壁設置有齒口,所述第一驅動輪的外側設置有第二驅動輪,所述第二驅動輪外壁設置有第三導向槽,所述第二驅動輪外側轉動設置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外側轉動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均設置有弧形桿,所述支架與所述圓筒之間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頂端縱向設置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前端設置有第一桿體,所述固定桿的末端設置有第二桿體,所述第一桿體的前端與軸承連接,所述第二桿體的前端設置有卡柱,所述卡柱活動卡設在所述第三導向槽內;
散熱裝置,所述散熱裝置設置在所述防塵殼內部右側。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板底部設置有密封條,所述底板頂部設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條與所述密封槽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科達自動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科達自動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4447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