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激光切割1mm鈦合金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43724.2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892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吉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3K26/38 | 分類號: | B23K26/38;B23K26/12;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專利事務所 44106 | 代理人: | 李好琚 |
| 地址: | 525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光 切割 mm 鈦合金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激光切割1mm鈦合金的方法,該方法包括(1)鈦合金表面去除油污和灰塵;(2)采用ProCutter激光切割槍切割1mm鈦合金板材,其工藝參數為:切割速度為15~20m/min;激光功率為3~4kW;氣體壓力為0.8~2.0MPa;離焦量為?1~0mm;工作距離為0.6~1.0mm;切咀直徑為1.0~1.5mm;切割氣體為氬氣。用本發明方法切割鈦合金,切縫背面無掛渣,切縫質量良好,工藝穩定,具有可重復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激光切割1mm鈦合金的方法,具體是一種激光切割+1mm鈦合金板材+氬氣的切割方法。
背景技術
TC4鈦合金是雙相合金,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組織穩定性好,有良好的韌性、塑性和高溫變形性能,能較好地進行熱壓力加工,能進行淬火、時效使合金強化。熱處理后的強度約比退火狀態提高50%~100%;高溫強度高,可在400℃~500℃的溫度下長期工作,其熱穩定性次于α鈦合金。
鈦合金具有強度高而密度又小,機械性能好,韌性和抗蝕性能很好。另外,鈦合金的工藝性能差,切削加工困難,在熱加工中,非常容易吸收氫氧氮碳等雜質。鈦合金是航空航天工業中使用的一種新的重要結構材料,比重、強度和使用溫度介于鋁和鋼之間,但比鋁、鋼強度高并具有優異的抗海水腐蝕性能和超低溫性能。1950年美國首次在F-84戰斗轟炸機上用作后機身隔熱板、導風罩、機尾罩等非承力構件。60年代開始鈦合金的使用部位從后機身移向中機身、部分地代替結構鋼制造隔框、梁、襟翼滑軌等重要承力構件。鈦合金在軍用飛機中的用量迅速增加,達到飛機結構重量的20%~25%。70年代起,民用機開始大量使用鈦合金,如波音747客機用鈦量達3640公斤以上。馬赫數大于2.5的飛機用鈦主要是為了代替鋼,以減輕結構重量。又如,美國SR-71 高空高速偵察機(飛行馬赫數為3,飛行高度26212米),鈦占飛機結構重量的93%,號稱“全鈦”飛機。當航空發動機的推重比從4~6提高到8~10,壓氣機出口溫度相應地從200~300°C增加到500~600°C時,原來用鋁制造的低壓壓氣機盤和葉片就必須改用鈦合金,或用鈦合金代替不銹鋼制造高壓壓氣機盤和葉片,以減輕結構重量。70年代,鈦合金在航空發動機中的用量一般占結構總重量的20%~30%,主要用于制造壓氣機部件,如鍛造鈦風扇、壓氣機盤和葉片、鑄鈦壓氣機機匣、中介機匣、軸承殼體等。航天器主要利用鈦合金的高比強度,耐腐蝕和耐低溫性能來制造各種壓力容器、燃料貯箱、緊固件、儀器綁帶、構架和火箭殼體。人造地球衛星、登月艙、載人飛船和航天飛機 也都使用鈦合金板材焊接件。
鈦合金的硬度大于HB350時切削加工特別困難,小于HB300時則容易出現粘刀現象,也難于切削。但鈦合金的硬度只是難于切削加工的一個方面,關鍵在于鈦合金本身化學、物理、力學性能間的綜合對其切削加工性的影響。鈦合金有如下切削特點:變形系數小、切削溫度高、單位面積上的切削力大、冷硬現象嚴重、刀具易磨損?;谝陨显?,采用其它切割方法獲得高質量的切縫具有重要意義和實用價值,目前針對該板厚的鈦合金缺失一套最佳的切割工藝窗口。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激光切割0.5mm鈦合金的方法,以TC4鈦合金為研究對象,利用激光切割方法獲得高質量的切縫。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激光切割0.5mm鈦合金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1)鈦合金表面去除油污和灰塵,保持鈦合金表面光潔。
(2)采用ProCutter激光切割槍切割1mm鈦合金板材,其工藝參數為:切割速度為15~20m/min;激光功率為3~4kW;氣體壓力為0.8~2.0MPa;離焦量為-1~0mm;工作距離為0.6~1.0mm;切咀直徑為1.0~1.5mm;切割氣體為氬氣。
上述中,切割過程中采用機械手輔助切割,預設好行走路線,切割過程中保證氣體壓力不能太高,防止切割頭碰到障礙物,遠離易燃物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未經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4372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