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攜強效破碎型采礦鎬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41998.8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641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國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國勝 |
| 主分類號: | E21C37/22 | 分類號: | E21C37/22;E21C37/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400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 強效 破碎 采礦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攜強效破碎型采礦鎬,涉及采礦技術領域,包括鎬頭和把手,所述彈力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收縮帶,所述鎬握把的右端活動連接有圓環,所述彈性繩的底端與沖擊球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扭簧的內側與推塊的兩端滑動連接,所述破碎裝置包括破碎桿和錐形頭。本發明通過彈力桿,彈力桿在進行錘擊時會產生一定的彈性形變,也會對礦石產生一定的破碎效果,增加了采礦鎬的破碎性能,圓環和收縮帶的配合使用,更加方便的移動和攜帶,通過沖擊球和破碎裝置組合,錐形頭的形狀為錐形,與礦石接觸的受力面積較小,尖部聚集的沖擊力度較強,增強了采礦鎬的破碎性能,更加有利于工作人員在進行采礦時的采礦效率,達到省時省力的有益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礦鎬,涉及采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攜強效破碎型采礦鎬。
背景技術
采礦鎬是一種常見工具,一般由木質桿以及鐵質頭組成,一般呈現T型,一頭為尖頭狀,另一頭為扁平狀,可以用來敲開、破壞地面等,采礦分為戶外采礦和地下采礦,戶外采礦時一般由大型機器如礦車進行采礦,而地下采礦由于地形原因,礦車到達不了的地方有時候只能通過人帶著采礦工具進行開采礦物,用于地下采礦使用。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
1、現有技術中,一般在地下采礦時需要將采礦鎬帶入地下進行采礦,而采礦鎬也有一定的重量,一般人員會手提采礦鎬進入,這就存在進入地下的途中手提采礦鎬極其費力的問題,另外采礦鎬單純靠手提前進,影響采礦進度;
2、現有技術中,對一些地下采礦來說會首先使用采礦鎬的尖頭和平頭交換使用,尖頭需要對礦石進行挖采,而平頭需要將堅硬的礦石震碎方便采礦,但是一般的采礦鎬平頭都沒有太大的破碎性,進而達不到有效的將礦石震碎的使用初衷,該采礦鎬的適用性變差,因此需要進行結構創新來解決具體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攜強效破碎型采礦鎬,其中一種目的是為了具備方便攜帶、省時省力的效果,通過鎬握把上的圓環和彈力桿上的收縮帶來解決笨重的采礦鎬在攜帶途中極其不便,耗費人力的問題;其中另一種目的是為了解決現如今的大部分采礦鎬在破碎性方面效果并不顯著的問題,以達到在錘擊礦石的同時達到對礦石具有一定的破碎性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便攜強效破碎型采礦鎬,包括鎬頭和把手,所述鎬頭包括鎬尖頭、連接桿和鎬平頭,所述把手包括彈力桿和鎬握把,所述鎬頭的右端與把手的左端固定連接。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彈力桿的左端與連接桿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彈力桿的右端與鎬握把的左端固定連接,所述彈力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收縮帶,且所述收縮帶為可伸縮結構,所述鎬握把的右端活動連接有圓環。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鎬尖頭的底部與連接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底部與鎬平頭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內部設置有彈性繩、沖擊球、推塊和扭簧。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彈性繩的頂部與連接桿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彈性繩的底端與沖擊球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沖擊球的兩端外壁與連接桿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底端左右兩側固定連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內側與推塊的兩端滑動連接。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鎬平頭的一端插接有破碎裝置,且所述破碎裝置為正方形均勻排列,所述破碎裝置包括破碎桿和錐形頭,所述破碎桿的頂部與推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破碎桿的底部與錐形頭的頂部固定連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相對現有技術來說,取得的技術進步是:
1、本發明提供一種便攜強效破碎型采礦鎬,通過設計精妙,采用彈力桿和鎬握把結合,彈力桿的一端和鎬頭直接連接,彈力桿的另一端和鎬握把連接,在使用采礦鎬錘擊礦石時,鎬平頭由于自身的重力對礦石會有一定的震碎效果,彈力桿在進行錘擊時會產生一定的彈性形變,也會對礦石產生一定的破碎效果,增加了采礦鎬的破碎性能,能夠更加方便采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國勝,未經劉國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4199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芯自動入殼機
- 下一篇:基于YOLOv3算法的PCB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