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自動多工位可見分光光度計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41421.7 | 申請日: | 2020-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02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涵;蘇濤;胡秋蘭;李振宇;劉麗萍;王江濤;楊曉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駐昆明市生態環境監測站;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1/31 | 分類號: | G01N21/31;G01N35/00;G01N35/02;G01N35/04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龍燕 |
| 地址: | 6500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自動 多工位 可見 分光 光度計 | ||
1.一種全自動多工位可見分光光度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動力組件、待測部和空位加速部,所述外殼內固定連接在有可以使待測部位置高度改變的斜面圓環,在所述斜面圓環最高處,使所述待測部安裝的比色皿與所述外殼的待測孔對應,所述斜面圓環最高處與最低處的落差,不小于所述待測部安裝比色皿時最高點,到所述待測孔下邊緣的垂直距離,所述待測部有若干個,在與之配合的所述動力組件限位盤上定向通孔內活動,所述動力組件的動力錐齒輪直徑小于所述動力組件的被動錐齒輪直徑,所述動力組件工位盤與所述待測部個數相同,可逐步切換待測部,且所述待測部在所述限位盤上圓形陣列,所述限位盤有一定厚度,使與所述定向通孔配合的所述待測部,在所述斜面圓環上移動時保持豎直方向運動,所述定向通孔和與之配合的所述待測部被限位柱為非圓形,使所述待測部方向保持為所述限位盤的徑向方向,所述待測部內側有體現有無安裝比色皿情況下的弧面三角塊位置變化,并且所述弧面三角塊位置變化被所述空位加速部的頂板檢測到,在無安裝比色皿的情況下,會通過所述頂板的檢測加速待測部的切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多工位可見分光光度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內側底部中間固定連接有所述斜面圓環,所述斜面圓環斜面保持一直水平向上,所述外殼橫向兩側的中間上部對稱開有檢測孔,所述斜面圓環的最高點與最低點的位置與所述檢測孔對應,所述外殼內側底部表面標有順時針排列的0到7順序編號,所述外殼上安裝有所述動力組件。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動多工位可見分光光度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上安裝的所述動力組件包括動力電機、傳動軸、動力錐齒輪、被動錐齒輪、主動短軸、小棘輪、配合錐齒輪、八工位主動輪、大棘輪、小棘齒、小彈簧、被動主軸、八工位從動輪、限位盤和定向通孔,所述動力電機固定連接在所述外殼底部,所述動力電機輸出端與所述傳動軸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動力錐齒輪固定連接在所述傳動軸的另一端,所述動力錐齒輪與所述被動錐齒輪嚙合連接,所述被動錐齒輪中間固定連接所述主動短軸,所述主動短軸轉動連接在所述外殼底部,所述主動短軸在所述被動錐齒輪與所述外殼底面之間固定連接有所述小棘輪,所述主動短軸遠離所述外殼底面一端轉動連接有所述配合錐齒輪,所述八工位主動輪轉動連接在所述主動短軸上,在八工位主動輪遠離所述被動錐齒輪一側固定連接有所述大棘輪,所述八工位主動輪中間開有階梯孔,所述小棘齒通過轉軸轉動連接在所述八工位主動輪中間階梯孔內,所述小棘齒與所述八工位主動輪內側有所述小彈簧連接,所述小棘齒與所述小棘輪配合,所述被動主軸轉動連接在所述外殼底面的槽內,所述被動主軸中間開有通孔,所述被動主軸固定連接有所述八工位從動輪,所述八工位從動輪與所述八工位主動輪配合,所述被動主軸遠離所述八工位從動輪一端固定連接有所述限位盤,所述限位盤有與所述待測部個數相同的所述定向通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駐昆明市生態環境監測站;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駐昆明市生態環境監測站;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4142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