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下自主航行器X型舵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39746.1 | 申請日: | 2020-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10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明(設計)人: | 馮朝;向偉;席曉犇;熊華喬;唐文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3G8/20 | 分類號: | B63G8/20;B63G8/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會允 |
| 地址: | 443003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自主 航行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水下自主航行器X型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將X型舵投影至水平舵和垂直舵,對航行器的垂向運動、側向運動和橫滾進行控制,并對舵角的限幅進行約束,從而實現平臺在水面水下的穩定航行,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取水下自主航行器坐標系Oxyz,O為航行器的浮心,Ox沿水下自主航行器的縱軸指向前方,Oy軸垂直于Ox軸指向上方,Oz軸垂直于Ox軸和Oy軸,其方向使坐標系成為右手系;設置四個舵面分別與Oy軸和Oz軸成45°角,形成X型舵分布;根據水下自主航行器的X型舵分布,以右上角舵為δ1,逆時針依次為δ2、δ3、δ4;
步驟2、水下自主航行器中舵機系統上電后,舵角指令正常下達,并反饋正常;
步驟3、將X型舵投影至Oy軸和Oz軸上,以Oy軸舵角控制垂直方向運動,Oz軸舵角控制水平方向運動,根據航行控制所需要深度保持的水平舵、航向保持的垂直舵、不產生翻滾力矩的差動舵,得到X型舵與十字舵的舵角轉換公式;步驟3,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301、定義舵角正負:水下自主航行器的水平舵角為δe,水下自主航行器的垂直舵角為δr,從艉向艏看,右舵和下舵為正;航行器X型舵分布,以右上角舵為δ1,逆時針依次為δ2、δ3、δ4,從艉向艏看,δ1和δ3右下舵為正,δ2和δ4左下舵為正;
步驟302、根據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受力分析,即航行控制所需要深度保持的水平舵、航向保持的垂直舵,得到:
步驟303、增加橫滾控制,X型舵的四個舵對水下自主航行器產生的翻滾力矩對應的差動舵角為δd,用于平衡潛航器在水下由于自身衡重所引起的橫滾:
步驟304、得到δe,δr,δd與δ1,δ2,δ3,δ4的關系,即為X型舵與十字舵的舵角轉換公式:
步驟4、反推X型舵中四個舵角的大小,并對舵角進行限幅,從而實現X型舵的航行控制;步驟4,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401,根據矩陣求逆可推算出X型舵四個舵角的角度值分別為:
步驟402,水下自主航行器的水平舵角δe和垂直舵角δr的上下限為舵角幅值±δ,以水平舵角δe作為基準,水平舵角δe的取值范圍為[-δ,+δ],垂直舵角的取值范圍為[-(δ-δd-δe),+(δ-δd-δe)],從而確保δ1,δ2,δ3,δ4的上下限不超舵角幅值±δ;
根據水下自主航行器不同速度,通過實航或仿真試驗得到δd的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974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