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橋殼兩端焊后鏜機床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39658.1 | 申請日: | 2020-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193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季明;韓海群;李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恒力組合機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41/00 | 分類號: | B23B41/00;B23B39/02;B23Q3/08;B23Q11/00;B23Q11/10;B23Q1/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吳金水 |
| 地址: | 224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兩端 焊后鏜 機床 | ||
1.一種橋殼兩端焊后鏜機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機床防護殼(101)、兩個第一數控鏜床機構、兩個第二數控鏜床機構以及多個液壓夾具(102);所述機床防護殼(101)設置在所述基座(1)上,多個所述液壓夾具(102)設置在所述基座(1)上并用于夾住橋殼(100),兩個所述第一數控鏜床機構對稱地設置在所述基座(1)上,兩個所述第二數控鏜床機構對稱地設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二數控鏜床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一數控鏜床的一側,所述第一數控鏜床機構、所述第二數控鏜床機構用于對橋殼(100)進行加工;還包括:
冷卻清屑機構,所述冷卻清屑機構包括第一清屑機(13)、冷卻混合箱(14)、第二清屑機(15)以及第三清屑機(16),所述冷卻混合箱(14)設置在所述基座(1)的左端,所述冷卻混合箱(14)用于向所述第一數控鏜床機構、第二數控鏜床機構供給冷卻清洗液,所述第一清屑機(13)設置在所述基座(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數控鏜床機構、所述第二數控鏜床機構之間,所述第二清屑機(15)設置在所述基座(1)的下方并靠近所述第一數控鏜床機構,所述第三清屑機(16)設置在所述冷卻混合箱(14)的左側,所述第一清屑機(13)、所述第二清屑機(15)用于將碎屑輸送到所述第三清屑機(16)內;
所述基座(1)的前側還設置有踏板機構(2),所述踏板機構(2)包括支架(21)、踏板本體(22)以及盛液箱(23),所述踏板本體(22)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支架(21)上,所述盛液箱(23)設置在所述支架(21)內,上端開口位于所述踏板本體(22)的下方,所述盛液箱(23)通過導液管(221)與所述冷卻混合箱(14)連通;
所述盛液箱(23)的右端高于其左端,并且左端設置有導液孔(222),所述導液孔(222)與導液管(221)的一端連接,并且所述導液管(221)的一端內設置有導液閥(3),所述導液管(221)的另一端與所述冷卻混合箱(14)連通;
所述導液閥(3)包括閥蓋、V型閥座(301)、第一導液筒(302)以及多個第二導液筒(303),所述閥蓋設置在所述V型閥座(301)上,所述第一導液筒(302)的上端與所述V型閥座(301)的底部連通,多個所述第二導液筒(303)均布在所述第一導液筒(302)的周圍,所述第二導液筒(303)的下端與所述第一導液筒(302)連通,上端穿設在所述V型閥座(301)內,并且上端內設置有攔截帽機構(4);
所述閥蓋包括本體(304)、圈體(305)、多個彎曲段(306)、多個橫桿(307)、豎直桿(308)、多個偏置桿(309)以及V型攔截網(310),所述本體(304)內設置有通孔,所述圈體(305)設置在所述通孔內,所述圈體(305)的內壁上設置有平凸圈槽(311),所述彎曲段(306)通過所述橫桿(307)與所述平凸圈槽(311)活動連接,所述橫桿(307)的外端通過第一豎直軸(312)與所述平凸圈槽(311)活動連接,所述橫桿(307)的內端通過第二豎直軸(313)與所述彎曲段(306)活動連接,所述彎曲段(306)的外表面設置有與所述第二豎直軸(313)對應的外彎曲槽(317),并且多個所述彎曲段(306)外表面還設置有彈力圈(314),使得多個所述彎曲段(306)圍成的卡圈,所述豎直桿(308)設置在所述卡圈內,多個所述偏置桿(309)均設置在所述豎直桿(308)的下端,所述V型攔截網(310)與所述偏置桿(309)的下端連接,使得所述V型攔截網(310)插接在所述第一導液筒(302)的上端內,所述豎直桿(308)的下端設置有與所述偏置桿(309)對應的凸塊(315),并且所述彎曲段(306)的內表面設置有與所述凸塊(315)對應的缺口槽(316);
所述第二導液筒(303)并且上端內設置有攔截帽機構(4),所述攔截帽機構(4)包括帽蓋(400)、外圈板(401)、內芯筒(402)、梯形攔截網(403)、第一內圈板(404)、第二內圈板(405)以及磁鐵塊(406),所述外圈板(401)設置在所述內芯筒(402)的上端,使得所述內芯筒(402)套在所述第二導液筒(303)的上端內,并且所述內芯筒(402)與所述第二導液筒(303)之間具有第一通液間隙(407),所述內芯筒(402)內設置有第一內圈板(404),所述梯形攔截網(403)的上端穿過所述第一內圈板(404)與所述第二內圈板(405)連接,并且所述第一內圈板(404)上設置有第一卡孔(408),所述第二內圈板(405)上設置有第二卡孔(409),所述帽蓋(400)的下表面設置有多個豎支桿(410),并且所述豎支桿(410)下端穿連在所述第二卡孔(409)、所述第一卡孔(408)內,使得所述帽蓋(400)與所述外圈板(401)之間具有第二通液間隙(411),所述磁鐵塊(406)設置在所述帽蓋(400)的下表面,所述外圈板(401)的內壁上設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內圈板(404)的楔形導角(412),所述內芯筒(402)上設置有與多個所述第一內圈板(404)對應的出液孔(413)、和多個位于所述第一內圈板(404)下方的偏置孔(414),所述內芯筒(402)的下端設置有凸導角(4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恒力組合機床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恒力組合機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965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