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離散波形的惡性負載識別處理方法、系統和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39494.2 | 申請日: | 2020-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19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嘉明;陳冠;曾爭;霍梓航;鄧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2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劉翠香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西***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離散 波形 惡性 負載 識別 處理 方法 系統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離散波形的惡性負載識別處理方法、系統和存儲介質,其中,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分別計算相鄰兩預設波形周期的功率值,并判斷相鄰兩預設波形周期的功率值的差值是否超出預設功率閾值;若相鄰兩預設波形周期的功率值的差值超出預設功率閾值,則計算超閾值負載電流波形;計算超閾值負載的第一電流特征量;繼續采集供電線路的電壓、電流的離散波形數據,得到第二離散波形,計算得到第二電流特征量,判斷超閾值負載是否仍在用電工作;若超閾值負載仍在工作,且工作持續時間超出預設時間閾值,則判斷所述超閾值負載為惡性負載并斷開供電;本發明能夠準確地識別負載的使用情況,滿足在不同應用場景下更加可靠、合理地判斷惡性負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安全用電及節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基于離散波形的惡性負載識別處理方法、系統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許多高校都實行后勤管理社會化,與此同時,關于高校學生公寓火災事故的報道也日益增多。據相關數據表明,這類火災大部分是由于學生違章使用熱得快、電爐子等大功率阻性負載造成的。為杜絕此類事故的發生,在確保學生正常用電的前提下,限制大功率阻性負載的使用,保障學生用電的安全性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對惡性負載識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
傳統識別惡性負載的方法有功率因素法、瞬時功率法、面積關系判斷法等,然而,上述方法只能判斷某一時刻的瞬時值,只要在一瞬間超過就立即控制斷電,瞬時值的判斷對負載性質的誤判率會特別高,因此,傳統的識別惡性負載的方法可靠性低,無法準確地識別負載的使用情況,無法可靠、合理地判斷惡性負載,容易引起誤判。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離散波形的惡性負載識別處理方法,采用離散波形數據來計算功率數據,及通過電流波形相減以及傅里葉變換來確定負載的特征量,還通過判斷惡性負載工作一段時間后再進行斷電處理,能夠準確地識別負載的使用情況,滿足在不同應用場景下更加可靠、合理地判斷惡性負載。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離散波形的惡性負載識別處理系統,采用離散波形數據來計算功率數據,及通過電流波形相減以及傅里葉變換來確定負載的特征量,還通過判斷惡性負載工作一段時間后再進行斷電處理,能夠準確地識別負載的使用情況,滿足在不同應用場景下更加可靠、合理地判斷惡性負載。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存儲介質,采用離散波形數據來計算功率數據,及通過電流波形相減以及傅里葉變換來確定負載的特征量,還通過判斷惡性負載工作一段時間后再進行斷電處理,能夠準確地識別負載的使用情況,滿足在不同應用場景下更加可靠、合理地判斷惡性負載。
為了實現上有目的,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離散波形的惡性負載識別處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S1、采集供電線路的電壓、電流的離散波形數據,得到第一離散波形;
S2、依據所述第一離散波形分別計算相鄰兩預設波形周期的功率值,并判斷相鄰兩預設波形周期的功率值的差值是否超出預設功率閾值;
S3、若相鄰兩預設波形周期的功率值的差值超出預設功率閾值,則將相鄰兩預設波形周期的第一離散波形中的電流離散波形進行相減處理,得到超閾值負載電流波形;
S4、依據所述超閾值負載電流波形計算所述超閾值負載的第一電流特征量;
S5、繼續采集供電線路的電壓、電流的離散波形數據,得到第二離散波形,依據所述第二離散波形中的電流離散波形與第一離散波形中的電流離散波形計算得到第二電流特征量,依據所述第一電流特征量和第二電流特征量判斷所述超閾值負載是否仍在用電工作;
S6、若所述超閾值負載仍在用電工作,且用電工作持續時間超出預設時間閾值,則判斷所述超閾值負載為惡性負載并斷開供電。
較佳地,所述步驟(4)具體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949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