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進行數據交互的筆記本電源適配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37194.0 | 申請日: | 2020-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629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秉巖;張琳琳;吳雪;史宏鑫;孫雨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昀一科技(黑龍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26 | 分類號: | G06F1/26;G06F1/16 |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陳永寧 |
| 地址: | 150060 黑龍江省哈爾濱***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進行 數據 交互 筆記本 電源 適配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進行數據交互的筆記本電源適配器,屬于電源適配器技術領域,旨在解決現有的筆記本電源適配器無法與筆記本進行數據傳輸的問題,包括電性連接的電源適配器本體和擴展塢面板;所述電源適配器本體上電性連接有電源插頭;所述擴展塢面板上電性連接有type?c接口、usb接口、hdmi接口、vga接口、rj?45接口;本發明中的設計,滿足筆記本的充電需求,且具有多種數據接口,可實現充電的同時,外接設備與筆記本的數據傳輸,實現辦公的輕便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源適配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進行數據交互的筆記本電源適配器。
背景技術
目前主流便攜式筆記本電腦的數據和充點接口大多采用是雷電3和TYPE-C接口,取消了傳統的USB、VGA以及HDMI的數據接口,但筆記本電腦日常所需的外置辦公設備對雷電3和TYPE接口的支持沒有跟上筆記本電腦的更新速度。另外大部分筆記本的外置接口設置數量也不能滿足日常外置設備的數量需求。這造成了大多數購買輕薄筆記本電腦的人群都是都需要攜帶一個數據擴展塢,這就違背了便攜的初衷。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進行數據交互的筆記本電源適配器,滿足筆記本的充電需求,且具有多種數據接口,可實現充電的同時,外接設備與筆記本的數據傳輸,實現辦公的輕便化。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進行數據交互的筆記本電源適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性連接的電源適配器本體和擴展塢面板;所述電源適配器本體上電性連接有電源插頭;所述擴展塢面板上電性連接有type-c接口、usb接口、hdmi接口、vga接口、rj-45接口;
所述type-c接口和usb接口用于筆記本的用電輸入或通過外接插入設備與筆記本進行數據傳輸;
所述hdmi接口、vga接口、rj-45接口用于筆記本的數據傳輸。
優選地,所述電源適配器本體和擴展塢面板一體連接。
優選地,所述電源適配器本體上一體設有插板和type-c接口,所述擴展塢面板上固定設有插槽和type-c插頭。
優選地,所述電源適配器本體和擴展塢面板上設有用于連接的傳輸線。
優選地,所述電源插頭活動插接在所述電源適配器本體上。
優選地,所述電源插頭包括插頭本體、銅片座和導線;所述導線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插頭本體和所述銅片座電性連接。
優選地,所述擴展塢面板上電性連接有網線接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中的設計,滿足筆記本的充電需求,且具有多種數據接口,可實現充電的同時,外接設備與筆記本的數據傳輸,實現辦公的輕便化。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可進行數據交互的筆記本電源適配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提供的一種可進行數據交互的筆記本電源適配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3提供的一種可進行數據交互的筆記本電源適配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4提供的一種可進行數據交互的筆記本電源適配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進行數據交互的筆記本電源適配器的電源插頭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昀一科技(黑龍江)有限公司,未經昀一科技(黑龍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71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傳感器及其深溝槽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臨床操作治療車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