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包及其泄漏檢測方法和車輛與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36701.9 | 申請日: | 2020-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73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何銳敏;楊春雷;馮文杰;陳滬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能(廣州)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6 | 分類號: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張文姣 | 
| 地址: | 51070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及其 泄漏 檢測 方法 車輛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池包及其泄漏檢測方法和車輛與存儲介質,其中,電池包包括隔熱密封腔體、設于隔熱密封腔體內的電池模組和設于隔熱密封腔體上的防爆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電池模組充電直至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達到預設壓力,其中,預設壓力小于或等于防爆閥的開啟壓力;靜置預設時間,并獲取靜置開始時刻和靜置結束時刻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根據靜置開始時刻和靜置結束時刻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獲取電池包的泄漏程度。由此,通過靜置開始時刻和靜置結束時刻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計算電池包的泄漏程度,從而,及時發現電池包密封失效,排除電池包故障,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確保用戶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包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包的泄漏檢測方法、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一種電池包和一種車輛。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汽車運行環境復雜,例如,在經過長時間的振動、涉水等惡劣工況后,極容易產生電池箱或連接器等密封失效的問題,然而,相關技術的密封失效檢測方法,往往無法及時發現輕微的密封失效問題,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池包的泄漏檢測方法,能夠及時發現電池包密封失效,排除電池包故障,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確保用戶安全。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池包。
本發明的第四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車輛。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電池包的泄漏檢測方法,其中,所述電池包包括隔熱密封腔體、設于所述隔熱密封腔體內的電池模組和設于所述隔熱密封腔體上的防爆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所述電池模組充電直至所述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達到預設壓力,其中,所述預設壓力小于或等于所述防爆閥的開啟壓力;靜置預設時間,并獲取靜置開始時刻和靜置結束時刻所述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根據所述靜置開始時刻和所述靜置結束時刻所述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獲取所述電池包的泄漏程度。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池包的泄漏檢測方法,對電池模組充電直至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達到預設壓力,其中,預設壓力小于或等于防爆閥的開啟壓力,進而,靜置預設時間,并獲取靜置開始時刻和靜置結束時刻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以及根據靜置開始時刻和靜置結束時刻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獲取電池包的泄漏程度。由此,通過靜置開始時刻和靜置結束時刻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計算電池包的泄漏程度,從而,及時發現電池包密封失效,排除電池包故障,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確保用戶安全。
另外,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電池包的泄漏檢測方法,還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根據所述靜置開始時刻和所述靜置結束時刻所述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獲取所述電池包的泄漏程度,包括:根據所述靜置開始時刻所述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所述靜置結束時刻所述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和所述預設時間,獲取所述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變化率;根據所述壓力變化率和預設壓力變化閾值獲取所述電池包的泄漏程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通過以下方式獲取所述電池包的泄漏程度:其中,L為所述電池包的泄漏率,P1為所述靜置開始時刻所述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P2為所述靜置結束時刻所述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V為所述隔熱密封腔體的容積,t為所述預設時間。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電池包的泄漏檢測方法,還包括:對所述電池模組充電直至充電完成,獲取充電過程中所述隔熱密封腔體內的壓力、溫度、濕度和防爆閥流量,以獲得壓力曲線、溫度曲線、濕度曲線和防爆閥流量曲線;
根據所述壓力曲線、所述溫度曲線、所述濕度曲線和所述防爆閥流量曲線中的至少兩種判斷所述電池包是否發生泄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能(廣州)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寶能(廣州)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670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