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的氟氧化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34489.2 | 申請日: | 202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465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樂;甄方正;邵岑;康健;羅澤;邱凡;張永麗;申冰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沂市錫沂高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11/86 | 分類號: | C09K11/86;H01L31/055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方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朱智杰 |
| 地址: | 221400 江蘇省徐州市新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太陽能電池 氧化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的氟氧化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發光材料制備應用技術領域。其化學式為YOF:0.3%Pr3+,x%Ho3+,其中1.5≤x≤2,采用熱解法制備,制備的氟氧化物在225nm、250nm激發時,在971nm的紅外處具有發射,在硅太陽能電池的有效響應范圍內。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產品性能穩定,適合工業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的氟氧化物及其制備方法,屬太陽能電池材料制備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太陽能硅電池的效率有限,太陽能電池(SC)增強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不被SC吸收的低能量光子抑制了電子-空穴對的產生,這就是所謂的亞帶隙透明度。另一方面,被吸收的光子的能量遠高于SC的帶隙(Eg),導致帶隙以上的光子通過發熱而損失能量,這就是所謂的熱化損失。因此,太陽能的大部分損失是由于熱化過程造成的。這可以通過使用合適的發光轉換器將吸收的高能光子(如紫外線(UV)或藍光)轉換為兩個低能光子來減少,這被稱為量子切割(QC)或向下轉換(DC)。
DC過程可以通過光子級聯發射(PCE)過程與一對鑭系(Ln3+)離子之間的能量轉移發生。Pr3+在不同氟化物宿主中的發光,包括YF3、KMgF3、LuF3、BaMgF4和PrF3,顯示了在200nm以下激發下擁有1.2~1.6之間的內部理論量子效率。盡管單個Pr3+離子具有很高的量子效率,但它不能用作太陽能電池的增強,因為光子級聯的第一波長位于400nm左右,這在紫外光譜區,距離可響應波段非常遠。
發明內容
1.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的氟氧化物及其制備方法。其化學式為YOF: 0.3%Pr3+, x%Ho3+,其中1.5≤x≤2,采用熱解法制備,制備的氟氧化物在225nm、250nm激發時,在971nm的紅外處具有發射,在硅太陽能電池的有效響應范圍內。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產品性能穩定,適合工業化生產。
2.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按照化學計量比稱量純度大于99.9%的氧化釔、氧化鐠、氧化鈥和三氟乙酸作為原料。在室溫下將氧化釔、氧化鐠、氧化鈥加入蒸餾水中并以200~300rpm的速率攪拌10~30min,隨后加入三氟乙酸,配制金屬離子濃度為0.5~3mol/L的溶液,然后將溫度升至70~80℃,繼續攪拌20~30min。然后將溶液置于400~600℃下加熱1~3h,得到粉末。將粉末在700~900℃下煅燒1~3h,得到所述氟氧化物。
有益效果
1.本發明制備的氟氧化物在225nm、250nm激發時,在971nm的紅外處具有發射,在硅太陽能電池的有效響應范圍內。
2.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在制備氟氧化物的過程中,選用高純的原料粉體,并嚴格控制雜質的引入,非常適合用于該材料的制備。
3.本發明提供的氟氧化物的制備方法,產量和產率高,制備過程簡單,對制備時間安排要求不苛刻,可有效提高產量和降低生產成本,非常適合工業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實施例9制備粉體的XRD圖譜;
圖2實施例制備的粉體在225nm、250nm激發下的發光光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應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YOF: 0.3%Pr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沂市錫沂高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新沂市錫沂高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448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