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于迭代離散小波背景扣除的痕量元素XRF測定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534473.1 | 申請日: | 2020-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481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福生;馬騫;程惠珠;趙彥春;楊婉琪;何星華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3/223 | 分類號: | G01N23/223;G06K9/00 |
| 代理公司: | 電子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吳姍霖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離散 背景 扣除 痕量 元素 xrf 測定 方法 | ||
1.一種基于迭代離散小波背景扣除的痕量元素XRF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獲得待測樣品的原始檢測譜線信號f0;
步驟2:使用小波基對步驟1所得原始檢測譜線信號f0進行L層一維離散小波分解,得到L層離散小波分解層,再根據(jù)每一層的離散小波分解層重構(gòu)出對應的一次低頻逼近系數(shù)aj,j=1,…,L;其中,L由原始檢測譜線信號f0的譜線通道長度決定;
步驟3:根據(jù)步驟1所得原始檢測譜線信號f0的譜線形狀,選擇最接近但不超過各特征峰波谷位置的最優(yōu)分解層v及其對應的一次低頻逼近系數(shù)av;
步驟4:對步驟3所得一次低頻逼近系數(shù)av進行迭代離散小波分解,當連續(xù)N次相鄰兩次迭代結(jié)果的差值均小于預設精度ε時,停止迭代,并將得到的最近一次迭代結(jié)果作為近似背景信號,所述原始檢測譜線信號f0減去近似背景信號后,得到扣除背景后信號;其中,N由實際精度要求決定;
步驟5:計算待測樣品中干擾元素的康普頓峰散射強度Ic;
步驟6:從步驟4所得扣除背景后信號中選擇待測樣品的目標元素,并計算目標元素的特征X射線熒光強度Ip;
步驟7:分別對步驟5所得康普頓峰散射強度Ic和步驟6所得特征X射線熒光強度Ip做近似處理,得到目標元素的定量分析值,具體過程如下:
對于康普頓峰散射強度Ic,當忽略X射線吸收能量大于康普頓散射能量的元素時,干擾元素對初級輻射的質(zhì)量吸收系數(shù)μ0與干擾元素對康普頓散射射線的質(zhì)量吸收系數(shù)μs存在線性關系,經(jīng)近似處理后,得到的處理后康普頓峰散射強度Ic′為:
式中,r為μ0與μs的線性比例系數(shù);K為由X射線輻射源、待測樣品、ψ和φ確定的常數(shù);I0為X射線的初級輻射射線強度;σc為干擾元素的康普頓散射截面積;ψ、φ分別為X射線與待測樣品的入射角和出射角;
對于特征X射線熒光強度Ip,當忽略待測樣品的背景信息變化時,μ0與目標元素對特征X射線的質(zhì)量吸收系數(shù)μk存在線性關系,經(jīng)近似處理后,得到的處理后特征X射線熒光強度Ip′為:
式中,r'為μ0與μk的線性比例系數(shù);Kp為由XRF探測器總效率、X射線探頭的熒光產(chǎn)額、ψ和φ確定的常數(shù);Cp為待測樣品中目標元素的濃度;
進而,所述目標元素的校正方程為處理后特征X射線熒光強度Ip′除以處理后康普頓峰散射強度Ic′: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基于迭代離散小波背景扣除的痕量元素XRF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康普頓峰散射強度Ic的計算公式為: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任一所述基于迭代離散小波背景扣除的痕量元素XRF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目標元素的特征X射線熒光強度Ip的計算公式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jīng)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4473.1/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