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圓形鋼管除銹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32893.6 | 申請日: | 202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770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鐘易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集知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7/033 | 分類號: | B24B27/033;B24B41/00;B24B41/06;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圓形 鋼管 除銹 設備 | ||
1.一種圓形鋼管除銹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機箱以及設置在機箱中的除銹裝置;所述除銹裝置包括第一除銹機構和第二除銹機構;
所述第一除銹機構包括除銹驅動機構和用于對鋼管進行擠壓的第一壓銹輪,所述第一壓銹輪設有兩組,兩組第一壓銹輪上下相對設置;所述除銹驅動機構包括除銹驅動電機和除銹傳動組件,所述除銹傳動組件包括鏈輪組件、同步齒輪組件以及傳動軸組件,所述傳動軸組件包括分別轉動連接在機箱上的主動傳動軸、第一從動傳動軸、第二從動傳動軸以及自適應傳動軸,所述主動傳動軸和第一從動傳動軸之間通過所述同步齒輪組件實現聯動,所述主動傳動軸、第二從動傳動軸和自適應傳動軸之間通過所述鏈輪組件實現聯動;所述主動傳動軸的一端與除銹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兩組第一壓銹輪分別固定連接在第一從動傳動軸和第二從動傳動軸的中部;
所述自適應傳動軸與機箱的側面安裝部之間設有用于促使位于上方的第一壓銹輪往下壓緊的自適應壓緊結構,該自適應壓緊結構包括自適應連接桿、自適應壓緊彈簧和開設在機箱上的自適應孔,所述自適應孔包括用于第二從動傳動軸進行上下自適應移動的第一自適應孔和用于自適應傳動軸進行自適應移動的第二自適應孔;所述自適應連接桿的一端鉸接在自適應傳動軸上,另一端可相對移動地連接在機箱的側面安裝部上;所述自適應連接桿靠近側面安裝部的一端設有直徑較小的套裝部,所述自適應壓緊彈簧套設在套裝部上,兩端抵緊在自適應連接桿的另一端和機箱的側面安裝部上;
所述第二除銹機構包括第二壓銹輪,所述第二壓銹輪設有兩組,兩組第二壓銹輪水平左右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壓銹輪的軸線與第一壓銹輪的軸線垂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形鋼管除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銹裝置還包括輔助傳送機構,該輔助傳送機構包括兩組上下相對設置的輔助傳送壓輪;其中,位于上方的輔助傳送壓輪通過第一彈性壓緊結構連接在機箱上,該第一彈性壓緊結構包括第一彈性壓緊彈簧、第一彈性壓緊塊以及第一壓緊活動孔,所述輔助傳送壓輪通過水平轉軸轉動連接在第一壓緊活動孔中;
所述第一彈性壓緊塊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水平轉軸上,另一端可移動地連接在機箱的頂面上;所述第一彈性壓緊塊上設有直徑較小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彈性壓緊彈簧套設在第一連接部上,兩端分別抵緊在機箱的第一彈性壓緊塊的另一端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圓形鋼管除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傳送壓輪位于第一壓銹輪和第二壓銹輪之間,所述輔助傳送壓輪的軸線與第一壓銹輪的軸線平行。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圓形鋼管除銹設備,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方的水平轉軸與第一從動傳動軸之間通過皮帶傳動組件實現聯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形鋼管除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銹裝置還包括車銹機構,該車銹機構包括刀盤和用于驅動刀盤進行轉動的車銹驅動機構,所述刀盤的中心位置設有避讓鋼管傳送的通孔,該通孔的周圍設有多個車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形鋼管除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壓銹輪通過第二彈性壓緊結構連接在機箱上,該第二彈性壓緊結構包括第二彈性壓緊彈簧和第二彈性壓緊塊,所述第二壓銹輪通過豎向轉軸轉動連接在兩個第二彈性壓緊塊之間,所述第二彈性壓緊塊的一端設有第二連接部,該第二連接部可移動地連接在機箱的側面上;所述第二彈性壓緊彈簧套設在第二連接部上,兩端分別抵緊在機箱的側面和第二彈性壓緊塊的另一端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形鋼管除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銹輪和第二壓銹輪上設有圓弧形的壓銹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圓形鋼管除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銹輪和第二壓銹輪均由可自適應改變夾緊范圍的分輪結構組成,該可自適應改變夾緊范圍的分輪結構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半分輪和兩個對稱設置的固定盤;兩個固定盤之間設有固定設置的移動導向柱,兩個半分輪滑動設置在移動導向柱上;所述移動導向柱上套設有兩個分輪復位彈簧,兩個分輪復位彈簧的分別抵緊在對應的固定盤和半分輪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集知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集知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289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數字簽名、驗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 下一篇:卷煙主流煙氣中六價鉻的測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