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土壤金屬物質的現場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32887.0 | 申請日: | 2020-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04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亞國;鐘杰玲;鄭丹霞;陳金松;楊振雄;黃思華;黃敏杏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貝源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3/223 | 分類號: | G01N23/223;G01N23/2202;G01N5/04;G01N1/44;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郝傳鑫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土壤 金屬 物質 現場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土壤金屬物質的現場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采集土壤樣品,測量土壤樣品中的水分的質量分數,判斷水分的質量分數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進入步驟S2,否則,進入步驟S3;
S2,對土壤樣品進行烘干,每間隔第一時間段檢測一次土壤樣品的水分的質量分數,直至土壤樣品的水分的質量分數不大于1%,進入步驟S3;
S3,對土壤樣品進行焙燒,直至土壤樣品的質量恒定;
S4,對步驟S3中的土壤樣品在粉碎機內進行粉碎、研磨、過濾,過濾的土壤樣品的直徑在200目至400目,土壤樣品符合切喬特采樣公式:Q≥kd2,其中d(mm)為土壤樣品的最大直徑,Q為土壤樣品的可靠質量,k為縮分系數,k的數值為0.05-1.0;
S5,對土壤樣品進行壓實處理,制取試樣壓片,利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對試樣壓片進行檢測,掃描獲取被激發出的不同波長的X射線,根據X射線的波長的種類獲得土壤金屬物質的種類,根據不同波長的X射線的強度,獲得土壤內金屬物質的數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金屬物質的現場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同時采取至少20個不同位置的土壤樣品,每個位置的土壤樣品均分為至少三份,從各個位置的土壤樣品中均取出一份進行混合,獲取至少三份混合后的土壤樣品,分別檢測其水分的質量分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金屬物質的現場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不同位置的土壤樣品時,采用矩陣的形式均勻分布土壤樣品的位置,并對土壤樣品的位置采用GPS定位裝置進行定位。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土壤金屬物質的現場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在烘干土壤樣品時,將土壤樣品放置在電烘箱中進行干燥,干燥的溫度為100-12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金屬物質的現場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第一時間段為20分鐘。
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土壤金屬物質的現場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焙燒溫度為1000-1300℃,在焙燒溫度下的焙燒時間為50-70分鐘。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土壤金屬物質的現場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焙燒時溫度采用梯度增加的方式增加至1200℃,第一梯度為300℃,焙燒時間為20分鐘,第二梯度為700℃,焙燒時間為20分鐘,第三梯度為1200℃,焙燒時間為60分鐘。
8.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土壤金屬物質的現場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過濾后的土壤樣品的直徑為300目。
9.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土壤金屬物質的現場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中,對土壤樣品進行壓實時添加黏結劑,添加黏結劑時在恒溫下進行,溫度控制在20-25℃。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土壤金屬物質的現場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黏結劑選用微晶纖維素、低壓聚乙烯、石蠟、硼酸或者硬脂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貝源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貝源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288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