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強耐老化PVC型材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32334.5 | 申請日: | 202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620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竇建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州三林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7/06 | 分類號: | C08L27/06;C08L33/04;C08K3/26;C08L33/12;C08K13/06;C08K3/34;C08K9/08;C08K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陳明輝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老化 pvc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強耐老化PVC型材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采用聚氯乙烯、碳酸鈣、穩定劑和加工助劑ACR按比例混合得到基層料;采用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酸鋁粉、硅烷偶聯劑、改性碳酸鈣、穩定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硬脂酸、玻璃纖維、加工助劑ACR和顏料按比例混合得到表層料;然后將分別將基層料和表層料的預混料進行加熱熔融,復合,使表層熔融料均勻帖覆在基層熔融料表面,得到PVC型材。本發明的PVC型材通過采用籠型聚倍半硅氧烷改性碳酸鈣顯著提高碳酸鈣的親水親油性能,可以改善碳酸鈣表面特性和與纖維的結合特性;與硅酸鋁粉和玻璃纖維相互結合,從而有效提升PVC型材的耐老化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PVC型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強耐老化PVC型材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型材主要有普通無共擠包覆層的PVC型材和PVC共擠彩色型材,但普通無共擠包覆層的PVC型材和PVC共擠彩色型材抗紫外線性能差,在人工強制老化6000小時后,經檢測后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且普通無共擠包覆層的PVC型材和PVC共擠彩色型材的表面光潔度差。為了解決PVC型材耐老化性能差,無法應用在戶外,導致產品應用面受限的問題,本發明有必要研究一種強耐老化PVC型材的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強耐老化PVC型材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強耐老化PVC型材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采用聚氯乙烯、碳酸鈣、穩定劑和加工助劑ACR按比例混合得到基層料;
B采用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酸鋁粉、硅烷偶聯劑、改性碳酸鈣、穩定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硬脂酸、玻璃纖維、加工助劑ACR和顏料按比例混合得到表層料;
C分別將基層料和表層料的預混料進行160-195℃加熱熔融,分別得到基層熔融料和表層熔融料;
D在共擠模具中將基層熔融料和表層熔融料復合,使表層熔融料均勻帖覆在基層熔融料表面,得到PVC型材。
優選的,所述的碳酸鈣為粒徑50μm以下的微納米碳酸鈣。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A中,所述的基層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組成:聚氯乙烯100份、碳酸鈣15-25份、穩定劑3-5份和加工助劑ACR 1-2份。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B中,所述的改性碳酸鈣為籠型聚倍半硅氧烷改性碳酸鈣。
優選的,所述的籠型聚倍半硅氧烷改性碳酸鈣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石灰石加入粉碎機,粉碎至粒徑≤0.4mm;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單酯鈉鹽和三甲基硅烷基籠形聚倍半硅氧烷,研磨,干燥,得粒徑為800-1000目的碳酸鈣細粉,即可。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B中,所述的基層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組成:聚氯乙烯10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8-12份、硅酸鋁粉6-10份、硅烷偶聯劑3-5份、改性碳酸鈣18-25份、穩定劑2-3份、紫外線吸收劑0.5-1份、抗氧化劑0.2-0.3份、硬脂酸0.3-0.5份、玻璃纖維0.8-1.5份、加工助劑ACR1-2份和顏料1-5份。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C中,所述的基層熔融料和表層熔融料的質量比為100:(8-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州三林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湖州三林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233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平版印刷機用大規模印務的排紙裝置
- 下一篇:一種鋼管除銹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