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苯亞磺酸鋅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31948.1 | 申請日: | 2020-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22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智亮;崔向輝;宋士杰;李明;袁亞楠;劉俊勇;范保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鶴壁中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313/04 | 分類號: | C07C3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李建華 |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鶴壁市寶山循***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苯亞磺酸鋅類 化合物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苯亞磺酸鋅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即采用苯磺酰氯類化合物、亞硫酸鈉、無機堿、鋅鹽在水中混合反應,一步法制備苯亞磺酸鋅類化合物。本發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產品收率高、品質好;在常規設備上即可進行,是一條適合工業化生產的工藝路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精細化學品合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苯亞磺酸鋅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苯亞磺酸鋅、對烷基苯亞磺酸鋅是一類重要的精細化學品,主要用于塑料、橡膠助劑,作為偶氮二甲酰胺(AC)發泡活性劑。
目前,在苯亞磺酸鋅類化合物的生產技術中,主要有以下三種路線:
CN 110642759 A,CN 110642760 A公開了一種苯亞磺酸鋅的制備方法,該方法以水為介質,無機堿作縛酸劑,使苯磺酰氯與亞硫酸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再向第一步反應液中加氯化鋅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制備苯亞磺酸鋅。該方法存在以下不足:該方法第一步反應在強堿性環境下進行,苯磺酰氯極易發生水解導致收率偏低。
CN 111100044 B公開了一種將烴基磺酰氯加入亞硫酸鈉、氧化鋅和水的混合體系中,一鍋法得到烴基亞磺酸鋅類化合物的方法。該方法中,氧化鋅既作為縛酸劑中和反應過程中生成的酸,又作為反應物為產物提供鋅源,降低了無機鹽副產物,但母液中剩余的鋅離子需要進一步回收利用。
另一種文獻報道的對甲苯亞磺酸鋅制備方法,用鋅粉在有機溶劑中還原對甲苯磺酰氯得到對甲苯亞磺酸鋅。該方法存在以下不足:①過量的鋅粉與產品難以分離,微量溶劑殘留等因素均會影響產品品質。②該路線涉溶劑,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在苯亞磺酸鋅類化合物的工業生產中,面臨著尋求一種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占用設備少,效率高,且產品收率高,不使用有機溶劑,從而避免安全問題和溶劑回收問題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苯亞磺酸鋅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可通過下述方法1或方法2進行:
方法1:將亞硫酸鈉、無機堿與鋅鹽在水中混合,再將苯磺酰氯類化合物緩慢加入,升溫反應,得到苯亞磺酸鋅類化合物產物。
方法2:將亞硫酸鈉、苯磺酰氯類化合物與鋅鹽在水中混合,再將無機堿緩慢加入,升溫反應,得到苯亞磺酸鋅類化合物產物。
方法1中,在混合過程中,無機堿和鋅鹽首先生成ZnO22-和高活性的Zn(OH)2微粒,體系堿性降低,使得整個反應在pH=7~8的體系中進行,有效的避免苯磺酰氯類化合物的水解。
方法2反應機理為:在混合過程中,亞硫酸鈉和鋅鹽首先生成難溶的亞硫酸鋅,有利于苯磺酰氯類化合物還原反應平穩進行;同時通過緩慢加入無機堿,整個反應在pH=6~7的體系下,還原反應與復分解反應協同進行,有效避免了苯磺酰氯類化合物水解。
所述無機堿是指氫氧化鈉、氫氧化鉀。
所述鋅鹽是指氯化鋅、硫酸鋅。
所述苯磺酰氯類化合物是指苯磺酰氯和對烷基苯磺酰氯。
所述苯磺酰氯類化合物、亞硫酸鈉、無機堿、鋅鹽的摩爾比為1.0:1.0~1.3:1.8~2.2:0.5~0.7。
所述方法1中將苯磺酰氯類化合物緩慢加入時體系溫度控制在50~80℃。
所述方法2中將無機堿緩慢加入時體系溫度控制在50~80℃。
所述升溫反應是指在90~100℃下保持1~5h。
所述制備方法收率達到97%以上,HPLC純度達98.5%以上。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鶴壁中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鶴壁中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194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