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現場快速檢測地下水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31915.7 | 申請日: | 202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07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許銳杰;陳克復;黃樹杰;鄭小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廣東貝源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18 | 分類號: | G01N33/18;G01N1/14;G01N9/36;G01N30/02;G01N21/64;G01N1/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宋亞楠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現場 快速 檢測 地下水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現場快速檢測地下水的方法,包括確定待檢測區域并檢測所述待測區域內的水位;在待檢測區域設置取樣點;在各地下水取樣點鉆取不同深度的抽水孔;通過地下水取樣裝置抽取各抽水孔的地下水作為待檢測樣品;將各抽水孔抽出的待檢測樣品均分為無機檢測樣品、有機檢測樣品、氣體檢測樣品,以及同位素檢測樣品;將無機檢測樣品、有機檢測樣品、氣體檢測樣品、同位素檢測樣品分別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本現場快速檢測地下水的方法可以快速檢測出地下水的各種成分的比重,便于對地下水的環境污染進行監測,屬于水環境污染監測的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環境污染監測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現場快速檢測地下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地下水是指賦存于地面以下巖石空隙中的水,狹義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飽和含水層中的水。在國家標準《水文地質術語》(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種形式的重力水。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水量穩定,水質好,是農業灌溉、工礦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地下水環境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嚴重影響人們日常用水的安全,現有的地下水檢測方法流程繁瑣,效率低下,不利于對水環境污染進行監測。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現場快速檢測地下水的方法,本方法可以快速檢測出地下水的各種成分的比重,便于對地下水的環境污染進行監測。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現場快速檢測地下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確定待檢測區域并檢測所述待測區域內的水位;
S2:確定取樣點:在所述待檢測區域設置取樣點,根據所述待檢測區域的水位,設置多個所述取樣點,各所述取樣點等距設置;
S3:鉆取抽水孔:根據所述待檢測區域的水位,在各所述取樣點鉆取不同深度的抽水孔,所述抽水孔的深度呈等差數列設置;
S4:地下水取樣:抽取各所述抽水孔的地下水作為待檢測樣品;
S5:待檢測樣品的分配:將各所述抽水孔抽出的所述待檢測樣品均分為無機檢測樣品、有機檢測樣品、氣體檢測樣品,以及同位素檢測樣品;
S6:待檢測樣品的檢測:將所述無機檢測樣品、所述有機檢測樣品、所述氣體檢測樣品,以及所述同位素檢測樣品分別進行檢測;
S7:檢測結果的比較分析:將各所述無機檢測樣品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將各所述有機檢測樣品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分析各所述有機檢測樣品中各種有機物的比重并分別與目標水樣比對;將各所述氣體檢測樣品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分析各所述無機檢測樣品中各種無機物的比重并分別與目標水樣比對;將各所述同位素檢測樣品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分析各所述同位素檢測樣品中各種同位素的比重并分別與目標水樣比對。
進一步的是,在所述步驟S1中,在所述待檢測區域鉆多個井孔,各所述井孔均設置多個所述取樣點。
進一步的是,在所述步驟S6中,檢測所述無機檢測樣品包括檢測侵蝕性CO2的比重、檢測微量金屬和非金屬離子的比重、檢測硫化物的比重、檢測總α放射性、總β放射性,以及檢測大腸桿菌和細菌總數。
進一步的是,在所述步驟S6中,檢測所述有機檢測樣品包括檢測有機化合物的比重、檢測揮發性有機物的比重、檢測半揮發性有機物的比重,以及檢測農藥的比重。
進一步的是,在所述步驟S6中,檢測所述氣體檢測樣品包括檢測溶解氣體的比重、檢測惰性氣的比重、檢測地下水溶解氣體(絕對)的比重、檢測逸出氣體的比重,以及檢測地下水溶解氣體的比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廣東貝源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廣東貝源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191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