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折疊顯示模組及應用其的移動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30738.0 | 申請日: | 202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664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7 |
| 發明(設計)人: | 羅中元;代曉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G09F9/30;G06F1/16;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賽恩倍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張小麗;習冬梅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折疊 顯示 模組 應用 移動 終端 | ||
本申請提供一種可折疊顯示模組,包括疊層結構,所述疊層結構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透明的保護層、觸控顯示面板、支撐層;所述疊層結構為柔性可折疊的,所述疊層結構具有展平態和折疊態;所述保護層具有正熱膨脹系數,所述支撐層具有負熱膨脹系數;所述可折疊顯示模組還包括溫控裝置用于對所述疊層結構進行加熱升溫以消除折疊引起的彎折變形。本申請還提供應用該可折疊顯示模組的移動終端。通過對疊層結構的各層材料熱膨脹系數的匹配和厚度的調節,并通過溫控裝置對疊層進行溫度控制,使每一層材料在加熱后回復到初始的長度,從而疊層結構在展平態能夠徹底展平,消除凹痕、拱起等缺陷。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可折疊顯示模組及應用該可折疊顯示模組的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內折式常規疊層可折疊顯示(Common?Layered?Foldable?Display,CLFD)模組,具有延展性好、彎折性好、技術成熟度高等優點。但由于CLFD模組的彈性變形極限低,彎折后易塑性變形導致回復性差,經多次折疊后往往會在折疊位置處出現明顯的折痕、折疊區拱起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可折疊顯示模組,包括疊層結構,所述疊層結構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透明的保護層、觸控顯示面板、支撐層;所述疊層結構為柔性可折疊的,所述疊層結構具有展平態和折疊態;所述保護層具有正熱膨脹系數,所述支撐層具有負熱膨脹系數;所述可折疊顯示模組還包括溫控裝置用于對所述疊層結構進行加熱升溫以消除折疊引起的彎折變形,所述疊層結構的各層的厚度和熱膨脹系數滿足公式:
n為所述疊層結構中從所述觸控顯示面板為零開始數的第n層,CTE為該第n層的熱膨脹系數,di為所述疊層結構中從所述觸控顯示面板為零開始數的第i層的厚度,x為所述疊層結構處于展平態時該第n層的長度,TR為室溫溫度,TPT為所述疊層結構處于展平態時該第n層需被加熱至的回復觸發溫度。
本申請提出了可折疊顯示模組的疊層結構的各層的熱膨脹系數和厚度之間的關系式,作為疊層結構的各層的材料選型和厚度的設計依據;通過對疊層結構的各層材料熱膨脹系數的匹配和厚度的調節,并通過溫控裝置對疊層進行溫度控制,使每一層材料在加熱后回復到初始的長度,從而使疊層結構在展平態能夠徹底展平,消除凹痕、拱起等缺陷。
本申請實施方式中,所述可折疊顯示模組還包括中框,所述中框包括轉動連接的第一框部和第二框部,所述第一框部和所述第二框部之間連接有轉軸,所述疊層結構位于在所述中框中;所述第一框部與所述第二框部相對轉動從而帶動所述疊層結構折疊或展開。
所述中框可以裝載并保護所述疊層結構,且所述中框的結構設置可以實現疊層結構的折疊或展開。
本申請實施方式中,所述保護層、所述觸控顯示面板、所述支撐層從上至下依次層疊在所述中框上。
所述疊層結構具有保護層的一側定義為顯示側,可當所述疊層結構處于折疊態時,所述疊層結構的每一層均被彎折成上下層疊的狀態,且所述保護層位于疊層結構的內部,而所述支撐層位于疊層結構的最外部。
本申請實施方式中,所述溫控裝置包括電池,所述電池與所述中框直接接觸且用以傳導電池的內阻熱量給所述中框和所述疊層結構。
電池通電后通過內阻發熱,電池與中框直接接觸以通過中框傳導熱量給所述疊層結構。
本申請實施方式中,所述溫控裝置還包括控制器、溫度傳感器以及展開傳感器,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展開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用以檢測所述支撐層的溫度是否達到回復觸發溫度TPT;當溫控裝置檢測到支撐層溫度超過回復觸發溫度TPT時,控制器控制電池的電流使電池停止加熱;所述展開傳感器用以檢測所述可折疊顯示模組是否處于展平態,當檢測到所述可折疊顯示模組處于展平態時,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電池的電流增大從而電池發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07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打標裝置、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隨形線束及其加工工藝和汽車線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