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于大棚的防起霧腐爛的馬鈴薯種植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528140.8 | 申請日: | 202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73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程偉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A01G9/24;A01B33/00;E03B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龍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麗偉 |
| 地址: | 150000 黑龍江省哈***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大棚 防起霧 腐爛 馬鈴薯 種植 裝置 | ||
本發(fā)明公開了大棚種植技術領域的一種基于大棚的防起霧腐爛的馬鈴薯種植裝置,包括,懸吊箱組件,所述大棚橫向支架底部設有收線盒;凝水回收組件,包括設于種植箱上方的凝水罩;氣動蓄力組件,包括與弧形支板外表面固定連接的下連桿腔;本發(fā)明通過凝水回收組件對大棚內(nèi)的水汽進行凝結并收集,其端部設置的松土結構對種植土壤進行疏松,使其在澆灌時,水分能夠快速被吸收,降低水蒸氣的揮發(fā)量,使得多槽集水板內(nèi)形成負壓,待阻氣塊解除限位復位后,將蓄力管內(nèi)的空氣壓入多槽集水板內(nèi)在利用收集凝水澆灌的同時,提高土壤的疏松度,使得水分更快被吸收,進而降低了大棚內(nèi)出現(xiàn)起霧的問題,避免了種植物出現(xiàn)腐爛的問題,提高了種植物的成活率。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大棚種植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大棚的防起霧腐爛的馬鈴薯種植裝置。
背景技術
馬鈴薯,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稻谷和玉米。馬鈴薯又名山藥蛋、洋芋、洋山芋、洋芋頭、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陽芋、地蛋、土豆等。馬鈴薯在不同國度,名稱稱謂也不一樣,如美國稱愛爾蘭豆薯、俄羅斯稱荷蘭薯、法國稱地蘋果、德國稱地梨、意大利稱地豆、秘魯稱巴巴等。與小麥、稻谷、玉米、高粱并稱為世界五大作物。馬鈴薯塊莖含有大量的淀粉,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熱量,且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尤其是其維生素含量是所有糧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歐美國家特別是北美,馬鈴薯早就成為第二主食。馬鈴薯原產(chǎn)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qū),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qū)。馬鈴薯主要生產(chǎn)國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中國是世界馬鈴薯總產(chǎn)最多的國家。
因為大棚內(nèi)蔬菜灌溉水分較為充足,再加上植物的蒸騰作用,大棚內(nèi)部形成一個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這時候水蒸氣就會向上運動,遇到大棚后棚外的冷空氣就會導致大棚內(nèi)部出現(xiàn)霧氣,大棚內(nèi)霧氣過大就會對棚內(nèi)作物的生長造成影響,大棚內(nèi)由于霧氣過重,棚內(nèi)的濕度就會超標,并且霧氣凝結為水珠之后滴落在蔬菜上面,會造成蔬菜出現(xiàn)腐爛病害,尤其是一些傳染性的病害,一旦發(fā)生就會對蔬菜的生長、品質等造成嚴重的影響,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基于大棚的防起霧腐爛的馬鈴薯種植裝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大棚的防起霧腐爛的馬鈴薯種植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大棚的防起霧腐爛的馬鈴薯種植裝置,包括,
懸吊箱組件,包括大棚橫向支架,所述大棚橫向支架底部設有收線盒,所述收線盒內(nèi)設有電機和卷線輪,且所述收線盒下方設有種植箱,所述種植箱通過拉線一懸吊于收線盒下方;
凝水回收組件,包括設于種植箱上方的凝水罩,所述凝水罩頂端固定插接有輸水管,且所述凝水罩底邊連接有導流管,所述導流管底端與弧形支板連接;
氣動蓄力組件,包括與弧形支板外表面固定連接的下連桿,所述下連桿頂端與上連桿活動連接,所述上連桿頂端伸入至蓄力管內(nèi)腔。
進一步地,所述弧形支板設有多個且呈圓周狀分布,所述弧形支板頂端與安裝環(huán)活動連接,且所述弧形支板組接為表面呈球面的結構,所述弧形支板內(nèi)腔均開設有導流通道,且所述弧形支板內(nèi)腔設有多槽集水板,所述多槽集水板呈圈形板結構且與弧形支板內(nèi)壁活動抵接。
進一步地,所述弧形支板通過拉線二于收線盒連接,所述多槽集水板上開設有與弧形支板對應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槽口處通過連接管與導流通道連接且相鄰的集水槽之間相互連通,所述多槽集水板頂面設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插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頂端與凝水罩與輸水管連接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蓄力管內(nèi)腔活動設有與上連桿連接的阻氣塊,所述阻氣塊頂端設有對稱設置的限位桿,所述限位桿頂端呈鉤狀結構,所述蓄力管內(nèi)壁設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表面等距插接有定位檔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程偉,未經(jīng)程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2814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