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鋅水污染治理系統及治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27200.4 | 申請日: | 202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16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酈賽忠;周旦旦;江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利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28;C02F1/52;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義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陳繼算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鋅 水污染 治理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含鋅水污染治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底板(101)、第一安裝架(102)、第二安裝架(103)、污水輸入管(104)、靜置罐(105)、第一沉淀罐(106)、第二沉淀罐(107)、第一過濾罐(108)、抽濾罐(109)、抽液泵(110)、經轉箱(111)、支撐架(112)、輸送液泵(113)、吸附筒(114)、蓄水箱(115)、第二過濾罐(116)、靜置蓄水罐(117),所述安裝底板(101)的頂部一側豎直安裝有第一安裝架(102),所述安裝底板(101)的頂部靠近中間的位置豎直安裝有第二安裝架(103),所述第一安裝架(102)與第二安裝架(103)之間平行設置,所述第一安裝架(102)的一側上并排依次安裝有靜置罐(105)、第一沉淀罐(106)、第二沉淀罐(107),所述第二沉淀罐(107)的一側設置有若干個第一過濾罐(108),若干個所述第一過濾罐(108)均通過連接架安裝在第一安裝架(102)上,所述第二安裝架(103)的一側上并列安裝有若干個吸附筒(114),若干個所述吸附筒(114)的兩端通過連接板分別連接至第一安裝架(102)的兩側上,所述吸附筒(114)的一端設置有抽濾罐(109),所述抽濾罐(109)遠離吸附筒(114)的一側設置有抽液泵(110),所述抽濾罐(109)、抽液泵(110)均安裝在安裝底板(101)的頂部,所述第二安裝架(103)的一側上安裝有支撐架(112),所述支撐架(112)上安裝有經轉箱(111),所述支撐架(112)安裝在安裝底板(101)的頂部,所述經轉箱(111)的一端設置有蓄水箱(115),所述蓄水箱(115)通過連接板安裝在第二安裝架(103),所述蓄水箱(115)的一側設置有第二過濾罐(116),所述安裝底板(101)的一個拐角處安裝有靜置蓄水罐(11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鋅水污染治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靜置罐(105)的頂端安裝有污水輸入管(104),所述第一沉淀罐(106)、第二沉淀罐(107)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沉淀罐(106)的頂部上開設有加藥口(132),所述第一沉淀罐(106)頂端安裝有驅動電機(127),所述第一沉淀罐(106)的頂端兩側分別開設有第一進液口(129)、第一出液口(131),所述第一進液口(129)上安裝有導流管(130),所述導流管(130)位于第一沉淀罐(106)的內腔中,所述第一沉淀罐(106)的內腔設置有攪拌槳(128),所述攪拌槳(128)的頂端連接至驅動電機(127)的輸出軸上,所述第一沉淀罐(106)的第一進液口(129)通過管道連通至靜置罐(105)的頂端一側,所述第一沉淀罐(106)的第一出液口(131)通過管道連通至第二沉淀罐(107)的第一進液口(129)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鋅水污染治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濾罐(108)與第二過濾罐(116)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過濾罐(108)的內腔中安裝有第一過濾板(133),所述第一過濾板(133)上貫穿安裝有輸液管(134),所述輸液管(134)的一端貫穿第一過濾罐(108)的一側連通至第二沉淀罐(107)的第一出液口(131)上,所述第一過濾罐(108)的另一側貫穿安裝有出液管(135),所述出液管(135)的底端位于第一過濾板(133)的上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鋅水污染治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濾罐(109)的內腔中安裝有第二過濾板(136),所述第二過濾板(136)的濾孔孔徑小于第一過濾板(133)的濾孔孔徑,所述抽濾罐(109)的一側頂端開設有第二進液口(137),所述第二進液口(137)連通至出液管(135),所述抽濾罐(109)的另一側底端開設有第二第二出液口(138),所述第二出液口(138)通過管道連通至抽液泵(110)的輸入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鋅水污染治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經轉箱(111)的內腔中設置有經轉腔(139),所述經轉腔(139)的底端安裝有第一輸送管(118),所述第一輸送管(118)遠離經轉腔(139)的一端連接至抽液泵(110)的輸出端上,所述經轉腔(139)的一側頂部貫穿安裝有第二輸送管(119),所述第二輸送管(119)遠離經轉腔(139)的一端連接至輸送液泵(113)的輸入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利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利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2720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