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結構逆向軸線建模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26404.6 | 申請日: | 202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326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韓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建工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5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結構 逆向 軸線 建模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結構逆向軸線建模方法,包括:步驟1:將建筑結構進行分段;步驟2:針對第一段,將鋼結構轉換成實體網格結構,并獲取實體網格結構的頂點;步驟3:計算所有頂點的形心點;步驟4:根據形心點以及任意一個頂點建立法線向量,并建立點法式平面;步驟5:將頂點向點法式平面投影,建立投影點到各個頂點的投影向量;步驟6:基于投影向量與法線向量的方向是否相同,將頂點分為兩組;驟7:分別計算兩組內各個頂點的中點,分別記為一條線段的兩個端點;步驟8:連接兩個端點,得到第一段建筑結構的軸線;步驟9:循環遍歷建筑結構中的每一段,得到建筑結構的軸線。本發明能夠快速生成建筑結構的軸線,提高了軸線建模的效率和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行業中的結構件建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建筑結構逆向軸線建模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文旅項目的興起,建筑結構的造型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對于已經建好的建筑物,為了對其結構工程進行校核分析,通常需要重新建立構件的線模,從而進行有限元分析,并以此作為構件繪制施工圖的定位基準;構件加工的尺寸基準以及構件施工安裝現場定位及校驗的基準,因此,軸線建模是否準確關系到后續施工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傳統的軸線建模方法為手動建模,即靠眼力運用軟件的捕捉功能手動建立輔助線并求解軸線坐標,當模型體量大時效率非常底下,且人眼會出現疲勞,因此可能會由于手動捕捉而存在人為誤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效率高、精度高的建筑結構逆向軸線建模方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筑結構逆向軸線建模方法,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筑結構逆向軸線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建筑結構進行分段;
步驟2:針對第一段,將所述建筑結構中的鋼結構轉換成實體網格結構,并獲取所述實體網格結構的頂點;
步驟3:計算所有頂點的形心點;
步驟4:根據所述形心點以及任意一個所述頂點建立法線向量,并建立點法式平面;
步驟5:將所述頂點向所述點法式平面投影,建立投影點到各個頂點的投影向量;
步驟6:基于所述投影向量與所述法線向量的方向是否相同,將所述頂點分為兩組;
步驟7:分別計算兩組內各個頂點的中點,分別記為一條線段的兩個端點;
步驟8:連接兩個所述端點,得到第一段建筑結構的軸線;
步驟9:循環遍歷所述建筑結構中的每一段,得到所述建筑結構的軸線。
較佳地,步驟4中,建立法線向量及點法式平面的方法為:以所述形心點為起點,以選取的任意一個頂點作為終點,繪制一條向量,記為法線向量;所述形心點所在的且與所述法線向量垂直的平面記為點法式平面。
較佳地,步驟5中,建立所述投影向量的方法為:以所述投影點為起點,以該投影點對應的頂點為終點,繪制的向量記為投影向量。
較佳地,步驟6中,分組方式為:將所述頂點以三維坐標的形式存儲于兩個容器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建筑結構逆向軸線建模方法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可以用編程手段實現,循環建筑結構的每段鋼構件網格,即可快速生成鋼構件的軸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高;
2.本發明中軸線的建模不依賴于人眼完成,大大減少了因工作疲勞,視覺疲勞而引起的誤差,提高了建模精度,對于大型項目其效果更加明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具體實施方式中建筑結構逆向軸線建模方法的流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建工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建工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264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