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車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26400.8 | 申請日: | 202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50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天野隆德;山住敦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央精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B3/04 | 分類號: | B60B3/0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張建濤;沈同全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車輪 | ||
本發明涉及車輛車輪。車輛車輪(10)包括:輪轂部(11),該輪轂部(11)被附接到車輛;大致圓筒形的輪輞部(12);以及多個輪輻部(13),所述多個輪輻部(13)被連接到輪輞部(12)和輪轂部(11)。所述多個輪輻部(13)具有窗口部,窗口部在車輪軸向方向上貫通。在每一個輪輻部(13)的車輪背側上設置傾斜表面(181;182;183;184;185;186),使得傾斜表面(181;182;183;184;185;186)朝向車輪前側、從車輪周向方向上的中央朝向窗口部傾斜。傾斜表面(181;182;183;184;185;186)設置在如下部分處,該部分包括在車輪周向方向上的一個端部或兩個端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車輪,在該車輛車輪中,窗口部被設置在輪輻部之間。
背景技術
在車輛車輪中,已知有一種用于通過被設置在輪輻部上的突起來改變空氣流動而改善空氣動力學特性的技術。例如,日本未審專利申請公報第2018-20640號(JP 2018-20640 A)描述了一種技術,在該技術中,突起被設置成在輪輻部的在車輪周向方向上的端部處朝向車輪前側突出,并且沿著車輛本體的外表面的行駛風的流動隨著突起而改變,以便改善空氣動力學特性。日本未審專利申請公報第2012-224136號(JP 2012-224136 A)描述了一種技術,在該技術中,考慮到車輪設計的靈活性而將突起設置在輪輻部的背側上,以便使用該突起將行駛風朝向車輪側吸引,這改善了空氣動力學特性。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發明人的關注點在于,根據輪輻部的形狀來改變施加在車輛上的空氣動力學特性。另一方面,擔心的是,車輪設計中的靈活性將根據輪輻部的形狀而劣化。特別地,在JP 2018-20640 A中的技術的情況下,設計的靈活性由于在車輪前側上設置突起而劣化。本發明能夠在抑制車輪設計的靈活性劣化的同時改善施加在車輛上的空氣動力學特性。
本發明的一方面是一種車輛車輪。該車輛車輪包括:輪轂部,該輪轂部被附接到車輛;輪輞部,該輪輞部具有大致圓筒形的形狀;以及多個輪輻部,所述多個輪輻部被連接到輪輞部和輪轂部。所述多個輪輻部具有窗口部,該窗口部是在彼此相鄰的輪輻部之間的空間,并且該窗口部在車輪軸向方向上貫通。在每一個輪輻部的車輪背側上設置傾斜表面,使得該傾斜表面朝向車輪前側、從車輪周向方向上的中央朝向窗口部傾斜。傾斜表面被設置在如下部分處,該部分包括在車輪周向方向上的一個端部或兩個端部。
通過上述構造,傾斜表面在如下部分中被設置在輪輻部的車輪背側上,該部分包括在車輪周向方向上的所述一個端部或所述兩個端部。所述傾斜表面朝向車輪前側、從車輪周向方向上的中央朝向窗口部傾斜。因此,能夠在車輛正在行駛的同時改善空氣動力學特性。此外,由于傾斜表面被設置在輪輻部的車輛背側上,所以能夠在抑制車輪設計的靈活性劣化的同時改善空氣動力學特性。
在車輛車輪中,輪輻部的在車輪周向方向上的寬度可以大于在車輪軸向方向上的厚度。當輪輻部在車輪周向方向上被分成四個相等部分時,傾斜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包括在最靠近窗口部的分區中。在車輛車輪中,當輪輻部在車輪軸向方向上被分成兩個相等部分時,輪輻部的在車輪周向方向上的一個端部或兩個端部可以被包括在車輪前側上的分區中。在車輛車輪中,當輪輻部在車輪軸向方向上被分成兩個相等部分時,整個傾斜表面可以被包括在車輪前側上的分區中。
在車輛車輪中,輪輻部可以包括:厚部,該厚部在車輪軸向方向上是厚的;以及薄部,該薄部比厚部薄。傾斜表面可以被設置在薄部中,并且薄部的包括傾斜表面的部分的厚度可以是恒定的。
通過上述構造,傾斜表面在如下部分中被設置在輪輻部的車輪背側上,該部分包括在車輪周向方向上的所述一個端部或所述兩個端部。所述傾斜表面朝向車輪前側、從車輪周向方向上的中央朝向窗口部傾斜。因此,能夠在車輛正在行駛的同時改善空氣動力學特性。此外,由于傾斜表面被設置在輪輻部的車輪背側上,所以能夠在抑制車輪設計的靈活性劣化的同時改善空氣動力學特性。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央精機株式會社,未經中央精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264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傳感器模塊及制造圖像傳感器模塊的擋壩的方法
- 下一篇:紅外線熔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