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無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25002.4 | 申請日: | 202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610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寧磊;林昕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G06F16/23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尹凡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無源 rfid 物品 管理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無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00,在物品上設置無源RFID標簽,與物品綁定,并將綁定信息更新至物品數據庫;S200,提供交互界面為物品進行多層次分組,每個分組中包括分組標識號、組別信息、等級、物品序列表及子分組集合,單個物品被配置于至少一個的分組中;S300,提供交互界面設計出行方案,為出行方案添加若干分組,生成出行物品清單;S400,通過RFID讀卡器,讀取出行物品的無源RFID標簽的標識碼,根據出行物品清單進行驗證,得到驗證結果。本發明擴大了物品的標記范圍與數量,成本低,操作方便,以及,對物品進行多層分組管理,大幅度提高人們的管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源RFID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無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在物質豐富的今天,人們的隨身物品越來越多,每次出行都可能需要攜帶眾多的物品,對于某些工作來說,少帶一件物品都很有可能導致本次工作的失敗。同時,在這個生活節奏的加快的社會,巨大的社會壓力使得人們忙于工作與思考,很難分出多余的精力每時每刻關注自己的隨身物品是否遺忘或丟失,導致經常丟三落四。
目前,個人隨身物品的管理大多還是通過人工記錄和查核,容易浪費大量的精力,且容易造成查核的錯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無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能夠對個人隨身物品進行核查。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具有上述基于無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的基于無源RFID的物品管理系統。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實施例的基于無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00,在物品上設置無源RFID標簽,與所述物品綁定,并將綁定信息更新至物品數據庫;S200,提供交互界面為所述物品進行多層次分組,每個分組中包括分組標識號、組別信息、等級、物品序列表及子分組集合,單個所述物品被配置于至少一個的所述分組中;S300,提供交互界面中設計出行方案,為所述出行方案添加若干所述分組,生成出行物品清單;S400,通過RFID讀卡器,讀取出行物品的所述無源RFID標簽的標識碼,根據所述出行物品清單進行驗證,得到驗證結果。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基于無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無源標簽綁定物品,擴大了物品的標記范圍與數量,成本低,不需充電,體積重量基本可忽略不計,操作方便,以及,對物品進行多層分組管理,避免每次制定方案都做一個詳細的物品列表,而是直接組合相應的小分組形成方案,大幅度提高人們的管理效率。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步驟S100包括:S110,在所述物品上設置所述無源RFID標簽,通過所述RFID讀卡器讀取所述無源RFID標簽的標識碼,并發送至服務器;S120,所述服務器對所述標識碼進行去重驗證,根據去重結果將所述標識碼與所述物品的物品信息進行綁定,并更新至所述物品數據庫。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文字描述信息或者圖像數據中的至少一項。通過文字描述或圖像便于對物品進行管理。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步驟S200包括:從所述物品數據庫中讀取所述物品的所述綁定信息,配置所述物品的分組;以及,刪除所述分組的所述物品序列表中的物品,修改所述分組的所述子分組集合。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步驟S200還包括:為所述分組添加子分組,取所述分組的原始等級與所述子分組的等級中的較大者,對所述分組的等級進行更新。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步驟S300包括:遍歷所述出行方案中的所述分組,提取所述分組中的所有物品的所述標識碼,進行去重處理,生成所述出行物品清單;以及,通過交互界面對所述出行物品清單中的物品進行增減。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還包括:根據所述驗證結果,通過語音提醒用戶缺失的物品和/或多余的物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技術大學,未經深圳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250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