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傳輸管道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21083.0 | 申請日: | 2020-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50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施文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凱鴻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9/032 | 分類號: | B08B9/032;B08B13/00;F16L55/2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朱文軍 |
| 地址: | 83110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傳輸 管道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筑傳輸管道,包括傳導主管,所述傳導主管內部且靠近輸出端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阻擋環片,所述傳導主管內部中間的橫向位置固定連接有活動滑塊,所述活動滑塊的外側滑動連接有刮動支撐片,所述傳導主管內部底端且靠近出入端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導料斜板,所述傳導主管內部的低端且位于導料斜板的輸出端固定連通有調節分流機構,所述刮動支撐片內表面且靠近輸出端的位置均勻轉動連接有掛料收集機構,所述掛料收集機構遠離刮動支撐片一端設置有傳導阻力球,本發明涉及建筑技術領域。該建筑傳輸管道,達到了嚴重堵塞時將主管道封閉,避免雜質從輸出端流向下游,保證雜質的集中處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建筑傳輸管道。
背景技術
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資產,屬于固定資產范疇,包括房屋和構建物兩大類。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學習、生產、經營、娛樂、儲藏物品以及進行其他社會活動的工程建筑。與建筑物有區別的是構筑物,構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圍墻、道路、水壩、水井、隧道、水塔、橋梁和煙囪等。
如中國發明公開號為:CN102644806A的建筑用復合管道,它是由側壁體及主通道構成,其特征在于側壁體內壁具凸出于側壁體的凸狀體,凸狀體上有副通道,主通道縱向貫穿側壁體內部,側壁體的一端具側壁體第一部分及側壁體第二部分,側壁體第一部分的內徑與側壁體第二部分的外徑相同,側壁體第二部分的左端面縮進于側壁體第一部分的左端面;側壁體的一端有側壁體第三部分,側壁體第三部分的外徑小于側壁體的外徑,側壁體第三部分的內徑不大于側壁體的內徑。所述側壁體及凸狀體者包含有:乙烯、丙烯、己烯、辛烯、碳酸鈣、玻璃添加劑。本發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產品易制作,收縮變形小及蠕變小,易敷設,一管多用途;制作方法簡單。
傳統的液體傳導管道堵塞后需要人工疏通,疏通效率低,影響正常使用,并且管道的疏通難度大,不利于管道的持續傳輸,傳統的管道內部不能集中收集雜質,分散的雜質也不方便工人的疏通。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建筑傳輸管道,解決了傳統的液體傳導管道堵塞后需要人工疏通,疏通效率低,影響正常使用,并且管道的疏通難度大,不利于管道的持續傳輸,傳統的管道內部不能集中收集雜質,分散的雜質也不方便工人的疏通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建筑傳輸管道,包括傳導主管,所述傳導主管內部且靠近輸出端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阻擋環片,所述傳導主管內部中間的橫向位置固定連接有活動滑塊,所述活動滑塊的外側滑動連接有刮動支撐片,所述傳導主管內部底端且靠近出入端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導料斜板,所述傳導主管內部的低端且位于導料斜板的輸出端固定連通有調節分流機構,所述刮動支撐片內表面且靠近輸出端的位置均勻轉動連接有掛料收集機構,所述掛料收集機構遠離刮動支撐片一端設置有傳導阻力球。實現對雜質的主動集中收集,水流對掛料收集機構表面的壓力逐漸增大,增大的水壓為雜質的清理提供驅動力。
優選的,所述傳導阻力球外側表面均勻設置有限制針槽,所述限制針槽內部活動連接有限制旋塊,所述限制旋塊靠近外側的一端與掛料收集機構轉動連接。為堵塞的管道增加疏通空間,保證始終有水流從傳導阻力球位置流通,同時將雜質擠壓堆積在一處,方便處理。
優選的,所述限制旋塊的內測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插針,所述限位插針與限制針槽底部對應設置。
優選的,所述限制旋塊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抖動凸塊,所述限制針槽內部底端的兩側均設置有第一阻尼凹槽。
優選的,所述調節分流機構包括撥動密封管,所述撥動密封管的頂部與傳導主管內部固定連通,所述撥動密封管內部的輸出端貫穿且滑動連接有密封鴨嘴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凱鴻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未經新疆凱鴻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210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