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光學成像鏡組、掃描顯示裝置及近眼顯示設備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516864.0 | 申請日: | 2020-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45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宋海濤;其他發(fā)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26/10;G02B27/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成像 掃描 顯示裝置 顯示 設備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光學成像鏡組、顯示裝置及近眼顯示設備,該光學成像鏡組包括由第一側至第二側共光軸依次設置的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從第一側至第二側的焦距依序為正、正、負、正、正、負;所述第一透鏡的第一側表面為凸面,所述第一透鏡的第二側表面為凸面;第二透鏡的第一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所述第二透鏡的第二側表面為凸面;所述第三透鏡的第二側表面為凹面;所述第四透鏡的第二側表面為凸面;所述第五透鏡的第二側表面為凸面;所述第六透鏡的第一側表面為凸面,所述第六透鏡的第二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掃描顯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光學成像鏡組、掃描顯示裝置及近眼顯示設備。
背景技術
掃描顯示成像作為一種新興的顯示技術,可用于投影顯示、近眼顯示等多種應用場景。
特別對于近眼顯示的應用場景而言,隨著近眼顯示設備小型化、輕便化、成像清晰度的要求不斷提升,使得近眼顯示設備對光學成像鏡組廣視角、高分辨率、小型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嚴苛。因此,提供能夠應用于近眼顯示場景中并具有高成像品質的小型化光學鏡組,成為了目前業(yè)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組、掃描顯示裝置及近眼顯示設備,以滿足近眼顯示場景中高成像品質、小型化的要求。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組,所述光學成像鏡組包括由第一側至第二側共光軸依次設置的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其中,
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從第一側至第二側的焦距依序為正、正、負、正、正、負;
所述第一透鏡的第一側表面為凸面,所述第一透鏡的第二側表面為凸面;第二透鏡的第一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所述第二透鏡的第二側表面為凸面;所述第三透鏡的第二側表面為凹面;所述第四透鏡的第二側表面為凸面;所述第五透鏡的第二側表面為凸面;所述第六透鏡的第一側表面為凸面,所述第六透鏡的第二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
可選地,第三透鏡的第一側表面為平面或凸面。
可選地,第四透鏡的第一側表面為平面或凸面。
可選地,第五透鏡為雙凸透鏡。
可選地,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的焦距滿足:
1.5f1/f3,
7f2/f9,
0.5|f3/f|1.5,
1f4/f2,
1f5/f1.5,
1|f6/f|1.5,
其中,f為所述光學成像鏡組的等效焦距,f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f2為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f3為第三透鏡的焦距,f4為第四透鏡的焦距,f5為第五透鏡的焦距,f6為所述第六透鏡的焦距。
可選地,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的折射率滿足:
1.5n11.7,
1.5n21.8,
1.85n32.0,
1.7n41.9,
1.65n51.8,
1.8n62.0,
其中,n1為所述第一透鏡的折射率,n2為所述第二透鏡的折射率,n3為所述第三透鏡的折射率,n4為所述第四透鏡的折射率,n5為所述第五透鏡的折射率,n6為所述第六透鏡的折射率。
可選地,所述光學成像鏡組的整體長度小于或等于1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168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